课件编号17075359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1.3分散系及其分类(共21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78093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化学,分散,21张,分类,及其,一册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3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复习回顾: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 (医用酒精): 悬浊液(泥水): 乳浊液(油水):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 分散剂: 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另一种物质 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质 分散剂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1)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不同,分散系可分为九种。 2、分类 分散质 分散剂 实例 气 气 液 气 固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液 气 固 液 固 固 固 空气 云、雾 霾、烟、尘 肥皂泡、啤酒 白酒、油水(乳浊液) 溶液、泥水(悬浊液) 泡沫塑料 珍珠、水晶 有色玻璃、合金 九种分散系实例 水晶 溶液<1nm 胶体 1nm~100nm 浊液>100nm (2)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注意:1nm=10-9 m 1pm=10-12 m 1μm=10-6 m 1m 10-1m 10-2m 10-3m 10-4m 10-5m 10-6m 10-7m 10-8m 10-9m 1cm 1mm 1um 100nm 1nm 跳蚤 头发 血红细胞 病毒 花粉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3、胶体 (2)胶体的分类 根据分散质微粒的构成 粒子胶体:Fe(OH)3胶体、AgI胶体 Al(OH)3胶体 分子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血液) 根据分散剂 的状态 气溶胶:烟、云、雾 液溶胶:AgI胶体、Fe(OH)3胶体、血液 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1)定义: 胶体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用激光笔光束分别照射置于暗处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观察有何现象? 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无光亮的通路 Fe(OH)3胶体 CuSO4溶液 胶粒对光线散射, 光波分散传播形成。 胶体与溶液的鉴别方法: 丁达尔效应 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 P8 【实验1-1】 蜂蜜 茶水 肥皂水 红墨水(紫光灯) 黑墨水(红光灯) 黑墨水(白光灯) 固体酒精 鸡蛋清 胶体的鉴别 区分溶液和胶体最简便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身边的丁达尔效应 胶体之父 格雷哈姆 (1805年-1869年) 首次提出“胶体”概念。 1861—1864年间对胶体进行的大量实验,他采用半透膜(羊皮纸)的渗析法将晶体溶质粒子与胶体粒子分离,从而纯制了胶体。 建立了新学科-胶体化学。 英国物理化学家 科学史话 现代医学--血液透析 如何分离胶体与溶液? 新知讲解 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和溶液,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称为渗析 胶体的性质:渗析 【实验探究】Fe(OH)3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3)Fe(OH)3 胶体的制备 1.取40ml的蒸馏水,并煮沸 原理: 2.向沸水中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 3.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Ⅰ.不能过度加热,以免出现Fe(OH)3胶体沉聚。 Ⅱ.不能用玻璃搅拌,防止生成Fe(OH)3沉淀。 注意: 操作步骤: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 原因:胶体粒子集聚成较大颗粒而沉降 应用: 利用胶体的聚沉制作豆腐、净水 不同种类的墨水混用、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 聚沉条件: 加入电解质、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加热、搅拌等 胶体的性质:聚沉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大小 <1nm 1nm~100nm >100nm 稳定性、均一性 均一、稳定 均一、较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丁达尔效应 无 有 无 能否通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通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1)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粒子的直径大小 (2)区别溶液和胶体的简便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归纳总结 学习评价1 溶液是纯净物,浊液是混合物 (  ) 可吸入颗粒(如粉尘)形成气溶胶,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  ) FeCl3溶液呈电中性,Fe(OH)3胶体带正电(  ) 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