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粤教版高中语文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第16课琵琶行(并序)课时训练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姓贾/商贾 迁谪/嫡亲 玷污/拈轻怕重 B.幽咽/呜咽 促弦/船舷阑干/无耻谰言 C.虾蟆/虾米 转徙/学徒 憔悴/鞠躬尽瘁 D.血色/流血 收拨/拔掉 漂泊/虚无缥缈 【答案】B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习惯性误读字字音;琵琶行并序 【解析】【分析】读音分别为:A项,jiǎ/gǔ,zhé/dí,diàn/niān;B项,yè,xián,lán;C项,há/xiā,xǐ/tú,cuì;D项,xuè,bō/bá,piāo。 2.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B.凝绝不通声暂歇 如听仙乐耳暂明 C.暮去朝来颜色故 去来江口守空船 D.忽闻水上琵琶声 其间旦暮闻何物 【答案】D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琵琶行并序 【解析】【分析】A项,前一个“为”是动词,弹奏;后一个“为”是介词,给。B项,前一个“暂”意为“暂时”;后一个“暂”意为“忽然、一下子”。C项,前一个“来”是动词;后一个“来”是助词,无实义。D项,两个“闻”都是“听”的意思。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全都一致的一项是( ) A.整顿衣裳起敛容 呕哑嘲哳难为听 B.似诉平生不得志 小弦切切如私语 C.今年欢笑复明年 暮去朝来颜色故 D.铁骑突出刀枪鸣 凄凄不似向前声 【答案】B 【知识点】古今异义;琵琶行并序 【解析】【分析】A项,“整顿”意思是“整理”;“难为”由“难”和“为”两个词构成,其中“为”是介词。C项,“颜色”意思是“容貌”。D项,“突出”意思是“冲出、突然出现”;“向前”意思是“前面的、刚才的”。这些都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其余几个词“平生”“私语”“欢笑”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_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答案】B 【知识点】语句连贯;琵琶行并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对客观事实的关注、对逻辑思维的把握三方面,根据前面描绘的“早春雪景”“深巷少人”和后面的“春来第一声”,就很容易选择“柳梢听得黄鹂语”这一句。 二、阅读鉴赏 5.阅读《琵琶行并序》选段,完成小题。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试析其包含的意蕴。 (2)这段文字是对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描写,请概括其大意。 (3)音乐的魅力用无声的文字来描述,并使其生动传神,需要很深厚的艺术功底,白居易做到了。试就此段文字加以分析。 【答案】(1)“千呼万唤”是“我”的盛情,“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琵琶女的矜持与娇涩,也是一种蓄势:琵琶女有沦落之恨,久欲倾诉,憾无对象,突然知音就在眼前,在短暂的犹豫和辨别后决定诉说肺腑之言。 (2)这段文字可分两层。前6句为第一层,写琵琶女的出场,是对下一层的必要交代与铺垫。第二层,先总写琵琶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