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25190

2.2.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课件(共20张PPT)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2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985608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年,必修,2019,人教,化学,高一
  • cover
(课件网) 第2课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1.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建立实验室中制取气体装置设计的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设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装置。 2.通过实验探究和归纳总结,了解并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建立离子检验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设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科学史话 氯气的发现和确认 1774年舍勒 发现氯气,他将这种元素 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 “绿色”的意思。我国早年译文将其译成 “绿气”,后改为氯气。 舍勒 (1742~1786)瑞典化学家 根据舍勒制氯气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在实验室里,可以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取氯气 氧化剂 还原产物 还原剂 氧化产物 MnO2 + 4HCl(浓) MnCl2 +2H2O +Cl2 ↑ 加热 MnO2 + 4H+ +2Cl- Mn2++2H2O +Cl2 ↑ 知识点 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交流讨论 加热 固体加热 固+液(不加热) 固+液(加热) 制取气体常见装置 舍勒用MnO2固体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制氯气,应采用哪种装置? 根据反应原理,你能设计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吗? MnO2 + 4HCl === MnCl2 +2H2O +Cl2 ↑ △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常用强氧化剂(如MnO2、KMnO4等)氧化浓盐酸等来制取氯气: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1.反应原理 (1)气体发生装置类型:固+液 气 (2)发生装置所用仪器的名称为 (3)装置C的作用是 (4)装置D的作用是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除去Cl2中少量的HCl气体 干燥氯气(或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2.仪器装置 (1)向上排空气法(氯气密度大于空气)。 (2)排饱和食盐水法(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用此法可除去实验中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 3.收集方法 (1)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 (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 4.验满方法 (1)仪器装置图中烧杯F中盛放的液体是 (2)该液体的作用是 NaOH溶液 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5.尾气处理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MnO2和浓盐酸及如图装置制备Cl2。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B.①中缺少加热装置 C.②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氯气 D.④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吸收尾气 √ 解析:A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避免盐酸挥发,气体逸出,同时便于控制反应速率,A正确;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需要加热才能反应生成氯气,需要添加加热装置,B正确; B中盛放的NaOH溶液吸收氯气,不能净化Cl2,可以用饱和食盐水净化氯气,C错误; 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可以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D正确。 (1)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制取氯气时必须选用浓盐酸;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氯化氢的挥发。 (2)制取的氯气有毒,且在加热时容易逸出,所以应选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 (3)尾气处理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氯气,因为澄清石灰水中Ca(OH)2含量少,吸收不完全。 (4)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装置中残留的氯气,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知识点 二、离子的检验 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 mL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AgNO3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滴入几滴AgNO3溶液 加入少量稀硝酸 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沉淀不溶解 NaCl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沉淀不溶解 Na2C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沉淀溶解,有气 泡产生 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