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29667

2023-2024学年仁爱版地理七上同步教学 1.2地球的运动 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5-10-19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2413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3-2024,地球,PPT,17张,课件,运动
  • cover
(课件网) 1.2地球的运动 1.掌握地球公转的定义和特点。 2.知道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是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 3.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 4.用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地球的公转,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5.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6.认识到世界是运动的,培养求真、爱国的科学情怀。 教学目标 复习导入 纬线 经线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关系 相交于南北极点 相互平行 圆圈(除极点外) 半圆(任意两条相对的 经线组成经线圈) 不相等(赤道最长,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都相等 东西 南北 运动形式 研究内容 自转 公转 定义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地球绕着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地轴是倾斜的还是垂直的,空间指向变化吗? 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 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南极顺时针, 北极逆时针) 一天 昼夜交替、时差等 自主初学 转动特点 地球自转 方向 周期 旋转中心 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的自转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天(约24小时) 地轴 昼夜交替 时间差异(东早西晚)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阅读课本17、18页文字,完成以下表格: 地球公转 方向 周期 旋转中心 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西向东 一年 太阳 四季变化和五带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示意图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66·5° 66·5° 太阳直射点纬度 移动方向 日期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地带,每年接受太阳直射 次 南北回归线之上,每年可以接受太阳直射 次 节气 北半球的昼夜长短 北半球的季节 (月 份)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太阳 直射 的 纬线 日期 地球公转示意图(二分二至均指北半球) 赤道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春季(3.4.5) 秋季(9.10.11) 夏季(6.7.8) 冬季(12.1.2) 3.21前后 6.22前后 9.23前后 12.22前后 看图读图我感知 四季的划分 月份 3、4 、5 6、7、8 9、10、11 12、1、2 北半球 春 夏 秋 冬 南半球 秋 冬 春 夏 23.5° 23.5° 0° 66.5° 66.5° 热 带 北 温 带 南 温 带 北 寒 带 南 寒 带 读图1-1-32,完成1~2题。 1. 图中春分点的位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当地球运行至③时( ) A. 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 B.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C. 北半球昼夜平分 D.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没有影子 D B 巩固练习 图1-1-33是“广州某一天太阳东升西落的轨迹示意图”,这一天可能是( )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 B (一)、 地球的自转 (二) 、 地球的公转 二、地球的五带 一、地球运动 周期———24小时 方向———自西向东 产生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时差 周期———365天(一年) 方向———自西向东 产生地理现象——— 四季变化、五带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寒带 北温带 热 带 南温带 南寒带 谢谢观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