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51280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课件(共52张ppt)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17231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导读,52张,课件,儒林外史,单元
  • cover
(课件网)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18世纪中叶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标志着我国古代讽刺小说艺术发展的新阶段。 吴敬梓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 一、吴敬梓的生平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移家南京后自号秦淮寓客,因其书斋署“文木山房”,晚年又自号文木老人。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 1.吴敬梓的家世 吴敬梓出身于一个“科第家声从来美”的科举世家。曾祖辈五人,四人中进士,曾祖父吴国对是顺治十五年(1658)探花,官至翰林院侍读,提督顺天学政。祖父辈,族祖父吴晟是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吴昺是康熙三十年(1691)榜眼。父辈中落,父吴霖起,拔贡,曾为赣榆县教谕。 安徽全椒 吴敬梓纪念馆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 2.少年随任 吴敬梓从小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前辈对科举的热衷追求,对经史特别是《诗经》的备加推崇,都对吴敬梓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从小就读经习文,准备走科举仕进之路。但是,他并没有完全受封建教育的束缚,对诗词歌赋以至野史杂书都饶有兴趣,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吴敬梓在少年时代过了几年安逸的读书生活,13岁“丧母失所恃”,14岁随父到赣榆任所。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 3.乡居十年。 到了康熙六十一年(1722),吴霖起被罢,吴敬梓回到全椒。第二年,吴霖起抑郁而死。族人欺他两代单传,纷纷侵夺祖遗财产。 “迩来愤激恣豪侈,千金一掷买醉酣。老伶少蛮共卧起,放达不羁如痴憨”。(金两铭《和作》) “田庐尽卖,乡里传为子弟戒”。(吴敬梓《减字木兰花》,《文木山房集》卷四) 29岁,去滁州参加科考,因狂放,终以“文章大好人大怪”而落第。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 4.移家南京。 在家乡亲友的讥笑和世俗舆论压力下,他在33岁时,怀着决绝的感情,变卖了在全椒的祖产,移家南京,开始了卖文生涯。36岁,被荐举参加博学鸿词试,地方已通过,赴京时,以病辞。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首次南巡,在南京举行征召文人迎銮献诗,吴敬梓不应试, “企脚高卧”。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 5.客死扬州。 吴敬梓生活的最后几年常从南京到扬州访友求助,常诵“人生只合扬州死”的诗句。不幸言中,乾隆十九年(1754)农历十月二十八日在扬州与朋友欢聚之后,溘然而逝。 第一节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 二、《儒林外史》的创作 1.时间。 “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程晋芳《怀人诗》十八首之十六,同前卷二)《儒林外史》主要是在移家南京之后写作的,大约在乾隆十四年(1749)49岁时已基本完稿。此后数年,他还在不断修改,但主要精力已转向学术研究。 第一节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 2.取材。 《儒林外史》所写人物,大都实有其人。吴敬梓取材于现实士林,人物原型多为周围的亲友、相识相知者。如杜慎卿、马纯上、虞育德、庄绍光、迟衡山、牛布衣等等。杜少卿则是作者的自况。 第一节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 三.《儒林外史》的版本 《儒林外史》的版本历来有50回本、55回本、56回本等歧说。但50回本、55回本均未见。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的巾箱本,56回。 儒林外史的版本 (1)抄本 50卷 未见 (2)金兆燕刊本 1768-1779间扬州刊行,未见 (3)卧闲草堂刊本 56回 嘉庆八年(1803)刊 (4)苏州潘氏抄本 56回 嘉庆咸丰间抄本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 四.吴敬梓的其他创作 《文木山房集》四卷,清乾隆年间刻本,收入他40岁以前的诗文,近年陆续发现《文木山房集》以外的诗文三十余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