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1.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并熟练应用这些判定和性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大胆发言,让学生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新型学习观; 3.通过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讨,使学生经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全过程,体验数学的实践性,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通过建立相似三角形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相似三角形的模型. 一、情景导入 感受新知 今天我们要做一节活动课,任务是利用三角形相似的有关知识,测量我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你能采用什么办法呢? (1)回忆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有哪些; (2)每个小组准备好小镜子、标杆、皮尺等测量工具.分组活动,全班交流研讨,并运用所学知识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72-74页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问题1:古代一位数学家想出了一种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方法:如图,为了测量金字塔的高度OB,先竖一根已知长度的木棒O′B′与金字塔的影长AB垂直,即可近似算出金字塔的高度OB,如果O′B′=1米,A′B′=2米,AB=274米,求金字塔的高度OB. 解:∵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OAB=∠O′A′B′.∵∠ABO=∠A′B′O′=90°,∴△OAB∽△O′A′B′(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OB===137(米). 答:金字塔的高度OB为137米. 结论: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比例. 【合作探究】 问题2:如右图,为了估算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作为点A,再在河的这一边选定点B和C,使AB⊥BC,然后,再选定E,使EC⊥BC,用视线确定BC和AE的交点D,此时如果测得BD=120米,DC=60米,EC=50米,求两岸间的大致距离AB. 追问1:你能类比问题1将这个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吗?请试一试. 解:∵∠ADB=∠EDC,∠ABD=∠ECD=90°,∴△ABD∽△ECD(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解得AB===100(米). 追问2:是否有其它的解法?试一试.(学生合作完成) 【师生活动】 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对利用相似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情况. ②差异指导:对学生探究中存在的困惑及时引导,点拨. ③生生互助:小组内交流讨论,相互释疑,达成共识. 三、典例剖析 运用新知 【合作探究】 【例】如右图,已知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且∠ADE=∠C.求证:AD·AB=AE·AC. 证明:∵∠ADE=∠C,∠A=∠A,∴△ADE∽△ACB(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AD·AB=AE·AC. 【变式迁移】 如图,AE=EC,AD=DB,测得DE=20米,求池塘宽BC是多少米? 解:∵AC=EC,AD=DB,∠A=∠A,∴△ADE∽△ABC,∴==,∵DE=20米,∴BC=60米. 答:池塘宽BC为60米. 四、课堂小结 回顾新知 请同学们回顾问题: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与疑惑? 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构建出相似三角形的模型,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检测反馈 落实新知 1.如图,为估算学校的旗杆的高度,身高1.6米的张良同学沿着旗杆在地面上的影子AB由点A向点B走去,当他走到点C处时,他的影子的顶端正好与旗杆的影子的顶端重合,此时测得AC=2 m,BC=8 m,则旗杆的高度是(C) A.6.4 m B.7 m C.8 m D.9 m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小明在打网球时,使球恰好能打过网,而且落在离网4 m的位置上,则球拍击球的高度h为(B) A.1.6 m B.1.5 m C.2.4 m D.1.2 m 3.阳光下,高为6米的旗杆在地面上的影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