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89501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1670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5课,两汉,科技,文化,教案
  • cover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 1.知道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马迁与《史记》、蔡伦与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等 2.通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 【教学目标】 素 养 目 标 1.通过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司马迁写作《史记》、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等基本史实,知道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发展概况。(史料实证) 2.通过分析两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探究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认识两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的成就。 教学难点: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这一时期科技文化有哪些突出的成就呢 这些科技成就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15 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二、探究新知 目标导学(一): 造纸术的发明 说到科技成就,我们不得不提中国的四大发明,四大发明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变化,这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其中造纸术的发明,让各国的文化有了传承的载体,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世界上各国的造纸术大多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那造纸术被发明之前,古代人类使用的书写材料有哪些呢 提示: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帛虽然轻,但价格昂贵。 2.根据图片指出我国是在何时发明造纸术的。 提示: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 3.早期的纸张制作的成本是比较高的,质量上也有点欠缺,为了制造出更好、更便宜的纸张,有一个历史人物改进了造纸术,这位历史人物是谁 他是以什么为原料造纸的 提示:东汉蔡伦。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古代人民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把这种纸又叫做“蔡侯纸”蔡伦造的纸,蔡伦改进造纸技术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4.根据《造纸术的传播示意图》教材知识,分析造纸术的传播有什么历史意义。 提示: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过渡语:西汉时期,我国最早发明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也有了较高的水平,张仲景和华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目标导学(二): 张仲景和华佗 1.观看视频《历史文化名人之张仲景》说说张仲景的生活年代、主要医学成就和地位。 提示:东汉末年。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2.观看视频《华佗》和《五禽戏》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华佗的生活年代、主要医学成就。 提示:东汉末年。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五禽戏”。 过渡语:两汉时期,除了造纸术和中医药学,在史学著作方面也产生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那就是司马迁的《史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吧! 目标导学(三): 历史巨著《史记》 1.观看视频《司马迁与<史记>》说说《史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