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0444

2014年秋季广福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单元达标训练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588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4年,学习,达标,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主题
  • cover
2014年秋季广福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单元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的决定因素是( ) A、诸葛亮的计谋 B、周瑜的水军 C、孙、刘联盟 D、天适地利人和 2、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是( ) A、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B、战后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C、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D、都是为争夺政权发动的战争 3、三国时期,拥有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势力是( ) A、曹操 B、孙权 C、刘备 D、袁绍 4、自东汉至西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政权力量小,不能抵抗南方汉人的进攻 B、少数民族原居住地民族矛盾尖锐 C、对汉族地区先进经济文化的向往 D、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的战争 5、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 B、氐 C、羯 D、鲜卑 6、下列是孝文帝改革带来的结果是( ) A、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B、南方的初步开发 C、北方的统一 D、北方民族大融合 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接受汉族地区的先进文化 B、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D、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 8、魏、蜀、吴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魏国 ②吴国 ③蜀国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以诗言志,这里曹操 所表达的“壮心”在当时应是( ) A、打败袁绍 B、消灭东汉 C、发动赤壁之战 D、统一全国 10、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 方的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 )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11、东汉末年实行屯田的是( ) A、曹操 B、曹丕 C、孙权 D、诸葛亮 12、三国时期,最先称帝的是( ) A、曹操 B、孙权 C、曹丕 D、诸葛亮 13、317年,东晋定都在今天的南京,当时南京称作( ) A、建业 B、建康 C、建邺 D、南京 14、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时间是( ) A、439年 B、485年 C、494年 D、557年 15、下列各项,屿曹操无关的是( ) A、把汉献帝劫持到许 B、实行屯田 C、在官渡大败袁绍 D、废汉献帝,自称皇帝 16、三国鼎立形成的最后时间是( ) A、220年 B、221年 C、222年 D、223年 17、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 A、受到北方其它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的繁荣 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18、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自然条件好 B、江南物产丰富 C、朝庭给江南以特殊的政策 D、北方南迁的农民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二、填空题 19、200年,曹操与袁绍在 对战,结果袁绍溃败,此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20、208年,曹操率军现下,与孙刘联军在 一带的长江两岸激战,曹操大败。 21、220年, 在洛阳建立魏国 。221年, 在成都建立蜀国。229年, 在建业建立吴国。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2、230年,吴国派 、 率万人 乘舰船到达夷洲(今台湾)。 23、三国鼎立局面结束以后,西晋一度统一全国,西晋灭亡后,南方先后出现了 、 两个朝代。 24、南朝时期, 成为繁荣的商业中心和大都会,成国江南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25、从东晋末年起,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其中以 族的拓跋部影响最大。 26、北魏统一北方后, 在位时进行了改革。 三、填图填表题 27、在下列表中填出相应的内容 28、读右图,回答: (1)填出图中字线表示 的政权名称: A ,B , C 。 (2)填出图中的都城名称: D  ,E , F  。 (3)填出图中的著名战役名称: G  。 四、材料解析题 29、“(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志饥。” 注:稔:庄稼成熟;志:心愿、理想之意。志饥就是满足充饥的愿望。 (1)材料反映了江南在什么时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