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31744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9.3 ?声声慢(寻寻觅觅)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2920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寻寻觅觅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3 *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单选题 1.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薄(báo)雾 重(chónɡ)阳 暗香盈(yínɡ)袖 B.东篱(lí) 戚戚(qī) 乍(zhà)暖还寒 C.将(jiǎnɡ)息 相(xiānɡ)识 三杯两盏(zhǎn) D.憔悴(cuì)堪摘(zhāi) 玉枕(zhèn)纱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销魂 暗香盈袖 凄凄惨惨 山清水秀 B.憔悴 泾渭分明 以逸待劳 呕心沥血 C.脉搏 贻笑大方 旁证博引 关怀备至 D.坐落 时过境迁 老态龙钟 精简机构 3.下面是李清照的一首词《浣溪沙》,根据词的意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_____,黄昏疏雨湿秋千。 A.病起萧萧两鬓华 B.小院闲窗春已深 C.江梅已过柳生绵 D.归鸿声断残云碧 4.下列各项中,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5.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 ②有暗香盈袖(充满) ③莫道不销魂(极度的欢乐) ④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⑤憔悴损(损害) ⑥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B.除《声声慢》以外,李清照还有《醉花阴》传世,这两首都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 C.宋代词坛呈现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尤其秦观的词深婉而疏荡,与周邦彦的富艳精工、李清照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各超婉约词之顶巅。然而在“淡语有味”“浅语有致”“轻巧尖新”“姿态百出”方面,周邦彦是不及秦观、李清照的,故明、清人推秦、李为婉约宗主。 D.李清照处于南北宋过渡时期,南渡以后词风由明丽而变为凄清。 7.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过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人忧国忧民的心理。 二、默写 8.理解性默写 (1)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   ,   ,   。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有:   ,   !   ,   ,   。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突出的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   ! (4)《声声慢》一词中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心态的句子是:   ,   ,   。 (5)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    ,  ———代之。 (6)《声声慢》下阙中使用传统菊花意象的句子:   ,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