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31906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1 百年孤独(节选)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3010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百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百年孤独(节选)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广袤(mào)逾越(yú)扎营(zā)煎熬(áo) B.校准(jiào)魁伟(kuí)怪癖(pǐ)跋涉(bá) C.蹉跎(cuō)氛围(fèn)愧疚(kuì)扳倒(bān) D.滑稽(jī)杜撰(zhuàn)辗转(zhǎn)铁砧(zhān) 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著作《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B.叶圣陶先生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 C.发现小偷偷了同学的手机后,他不怕小偷威胁,骑着单车对小偷穷追不舍,终于追回了同学的手机。 D.每隔半小时镇上便响起同一乐曲的欢快和弦,一到正午更是蔚为壮观。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组是(  )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说 当我17岁第一次读到 变形记 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我看到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晨醒来时变成了一个偌大的甲虫,于是想到 我不知道可以这样写。如果能这样的话,我还是喜欢写作的 卡夫卡是对现代派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家,被尊为 现代文学之父 他把虚幻和现实结合起来,通过悖谬与合理 梦魇与现实的巧妙结合,概括出生活的实质,让人们对社会、对小说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A.“ 《 》 , ” 。 — 。 、 B.: “ 《 》 : 。” “ ”。 、 C.:“ — — , ”。 “ ” , D., 《 》 : 。” — —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 马尔克斯在去世之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大量的缅怀他的文章。 B.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C.自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问世40多年,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华、莫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深受其影响。 D.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灰霾天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5.下列关于作家马尔克斯及其小说《百年孤独》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1982年,他凭借《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六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C.《百年孤独》巧妙地融入神话传说、宗教典故,运用夸张、象征手法,用严肃的态度讲述荒诞的故事,将读者带入魔幻的现实,打破了作品中真实与幻想的界限。 D.奥雷里亚诺上校以惊人的智慧和实干精神,推动马孔多从原始乌托邦进入现代社会,体现了人类对科学文明的向往,代表着一种积极进取、不懈探索的开拓精神。 二、语言表达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①   。19世纪,作家爱伦·坡在《人群中的人》中描述了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不断追逐人群却寻找不到安慰。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不痛快,想找人倾诉,翻开通讯录,②   。马尔克斯创作完《百年孤独》后这样解释:孤独是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在人群中,只有带着爱意、打破坚壳、努力追逐的人,③   。 三、问答题 7.《百年孤独》中乌尔苏拉在家族中是什么样的角色? 8.课外结合对整部作品的阅读,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9.《百年孤独》中马孔多居民所患的失眠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