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67405

6.2《五石之瓠》课件(共4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426543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五石之瓠》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必上册 怼人专家———庄子 边看边思考惠子和庄子的关系 庄子《人世间》里讲了一个故事:石木匠带徒弟们去齐国,路过曲辕时看见一棵硕大的栎树,其树阴就可以卧牛数千头。徒弟们蜂拥过去观看,但石木匠却头也不回地走了。 徒弟们气喘吁吁追上来说:“师父,自从我拿斧头以来,就没见过如此大树,你怎么看都不看一眼。”石木匠说:“用这棵树做的船会沉,做的家具会腐,做的棺材会烂……毫无用处,看它干嘛。” 这晚,大栎树给石木匠投梦说:“你说的那些有用的树,都因为有用而被砍伐了。而我之所以能存活万年,恰恰正是因为我的无用。”庄子想借此寓言说明一理———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变化的。他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初步导入 如何理解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庄子的脚步,一起来学习一下《五石之瓠》,,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答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庄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庄子》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庄子采用寓言的形式来说理的艺术手法,提升艺术鉴别力。 4.能够领略庄子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思辨性 肆 知人论世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拓展延伸 壹 贰 叁 壹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庄子,名周(约前369-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庄子》。 清静无为。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为了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庄子的主要思想: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后厌恶仕途,隐居著书,成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称为道教祖师、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 知人论世 相关链接 庄子的思想 ———庄子的无神论和天道观 在人类的婴儿期,人们认为,天也就是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是神创造的,天就是上帝或者说是帝。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否定了这种理论。老子说天是道的产物。庄子认为,道是无处不在的,但道又是没有具体形态和意志的,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 知人论世 相关链接 庄子的思想 ———认识论 所谓认识论简单来说有两种,一是认为这个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第二种是认为这个世界不能被认识。庄子认为,人类拥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但是人永远也无法认清全部的世界,所以费心费力地去学习,是毫无意义的。 知人论世 相关链接 庄子的思想———人生观 人生观其实是由命运观决定的。你有什么样的命运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庄子的命运观,有一句话可以概括: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意思是说,你无法对抗命运,你只能顺应自然顺应命运。我们要安时顺命,超然物外,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和逍遥。 知人论世 相关链接 庄子的思想 庄子的齐物论。 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基础。庄子认为,这世界上的一切,其 实从更高远的境界来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一切都是一样的。什么喜怒哀乐,什么荣华富贵,甚至连生与死,最终都是一样,他们之间没有差别。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追逐那些荣华富贵了,既然如此,我们所谓的失败,所谓的挫折,那也只是过眼烟云了。 知人论世 《庄子》基本知识 相关链接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