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73677

6.5垂直(2) 课件(15张PPT)

日期:2025-10-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5707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垂直,课件,1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数学 七年级上册 苏科版 七年级上册 6.5 垂直(2) 1.掌握垂线的性质 2.从生活实际中感知“垂线段最短”, 并能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 学习目标: 一.情境创设 (1)如图,如何测量跳远成绩? (2)从点A处横穿马路怎样走路线最短?能把它画出来吗? 二.探索活动 已知如图,点A、B、C、D在直线AD上,点P在直线AB外,并且线段PC⊥直线AB,垂足为C。请测量PA、PB、PC、PD的长度后再比较它们的长短,为什么? A B C D P 1、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这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 _____ .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 _____最短. 3、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 阅读课本P171试一试以上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典例分析: 如图,P是∠AOB的边OB上的一点 (1)过点P画OB的垂线,交OA于点C (2)过点P画OA的垂线,垂足为H 比较PH与PC、PC与CO的长短,并说明理由。 1.(1分)下列图形中,线段PQ的长表示点 P到直线MN的距离是 ( ) 当堂检测: 2.(1分)如图,把水渠中的水引到水池C,先过C点向 渠岸AB画垂线,垂足为D,再沿垂线CD开沟才能使沟 最短,其依据是 ( ) A.垂线最短 B.过一点确定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C.垂线段最短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4分)如图,AC⊥BC,C为垂足,CD⊥AB, D为垂足,BC=8,CD=4.8,BD=6.4,AD=3.6, AC=6, 那么点C到AB的距离是_____, 点A到BC的距离是_____, 点B到CD的距离是_____, A、B两点的距离是_____. 4.(4分)(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检验图中AB与BC是否互相垂直?观察图形,你能发现在方格纸中画垂线可以用什么方法吗? (2)运用你发现的方法,在如图的方格中,过点P画PQ的垂线,并用三角尺或量角器加以检验.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与思考: 课堂作业: 见任务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