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97034

2.1生物与非生物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5-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567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生物,非生物,同步,练习,解析
  • cover
2.1 生物与非生物 一 、选择题 1.科学课后, 有几位同学争论不休,争论的话题是“课桌是木材做的,那课桌是生物还是非生物? ”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观点, 其中正确的是( ) A.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材料是树木 B.是生物,因为课桌被撞后会倒地, 具有应激性 C.是非生物, 因为课桌不会动 D.是非生物, 因为课桌不能呼吸,不能繁殖 2.如图所示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智能体系实验室研发的首个交互美女机器人, 名叫“佳佳”。通过人 工智能技术,佳佳精通多种语言,可以和人智能交互,面部有神态和表情, 还配有肢体语言。下列关 于机器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能生长 B.机器人不能繁殖后代 C.机器人能进行新陈代谢 D.构成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3.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 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中,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 了生物( ) A.能生长和繁殖 B.能遗传和变异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4.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 A.能生长和繁殖 B.应激性 C.能呼吸 D.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5.科学家曾在火星上发现有流动水的痕迹, 并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以下概述中可作为支持该 第 1 页(共 9 页) 推测的理论证据的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神奇的大自然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灵感,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黄河之水天上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点水蜻蜓款款飞 D.一枝红杏出墙来 7.AI(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中广泛应用。2017 年苍南县首个 AI 机器人“丽丽 ”在苍南县农商银行投入 使用。但 AI 机器人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因为它不具有下列哪项生命活动( ) A.来回自由行走 B.解答多种问题 C.能够发出笑声 D.排出代谢废物 8.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 生物的依据( )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体小且绿色 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9.猪笼草是一种常绿植物, 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将猪笼草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能繁殖后代 B.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C.能进行光合作用 D.能遗传和变异 10.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雏鸡破壳而出 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C.钟乳石慢慢长大 D.含羞草经触碰后,叶片合拢 二 、填空题 11.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 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曲中的生物有: ; (2)曲中的非生物有: 。 12.填充图,阐明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 第 2 页(共 9 页) 13.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中, 分别反映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1)动物的取食 。 (2)向日葵花盘朝向太阳 。 (3)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 (4)植物的开花结果 。 三 、实验题 14.阅读材料, 解决以下问题。 小亮打开橱柜发现许多蟑螂。他很想知道蟑螂喜欢吃什么食物,于是他设想蟑螂可能喜欢吃的食物如: 米饭、巧克力、咖啡、话梅等食物, 并设计了一套透明实验装置, 有利于观察蟑螂的行为。他将许多 蟑螂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放进几个透明装置内(如图),然后观察相同时间内通过隧道进入食物盒的蟑 螂数量,进行对比, (1)他提出的问题是 (2)下表是小亮设计的一个观察记录的表格, 其中小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什 么: 。 食物名称 现象 结果 结论 第 3 页(共 9 页) 蔗糖 咖啡 话梅 米饭 (3)通过实验发现蟑螂最喜欢的食物是 。 四 、解答题 15.下首是关于珊瑚的介绍, 认真阅读短文, 完成下列问题. 珊瑚虫身体很小,口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