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329543

1.2.1 探索生命的器具教学设计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3702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2.1,探索,生命,器具,教学设计,苏教版
  • cover
第二章 探索生命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2)学习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基本方法。 (3)使用显微镜观察制作的临时玻片标本。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会使用显微镜,掌握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显微镜有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 (2)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2.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安全使用其他探究器具;规范制作植物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显微镜的图片,显微镜数台,“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的视频,写有字母“b”的玻片,规范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评价表,放大镜等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实验视频,菠菜叶、显微镜、清水、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等材料用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早在1925年,生物学家wilson就提出:“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可见,对细胞的研究是生命科学的基础,也是现代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支柱。我们要研究细胞,首先要看到它。肉眼可以看到一些个头大的细胞,如西瓜的沙瓤、番茄的果肉细胞等。但是要想看清楚细胞中有哪些细微的结构就必须借助显微镜。(二)互动授课 1.展示罗伯特·胡克研制的显微镜的图片,讲述显微镜的发展史。 2.展示光学显微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0页的图2-2,初步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思考各个结构的作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目镜上的“5×”和“10×”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目镜上的“5×”和“10×”表示目镜的放大倍数。 (2)与显微镜放大作用有关的结构有哪些?用于调节物镜的是什么结构? 学生:与显微镜放大作用有关的是目镜和物镜。用于调节物镜的是转换器。 (3)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哪些? 学生:反光镜和遮光器能够调节光线强弱。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各关键结构的分解图片,详细讲解显微镜各关键结构的功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3.播放“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的视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2~23页的“实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对光时,要使显微镜的哪些结构在一条直线上? 学生:对光时,要使显微镜的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在一条直线上。 (2)对光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4.指导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朗读教材中的操作要点,另一人按要求进行操作,观察写有字母“b”的玻片,观察显微镜的成像特点,相互评价并及时纠正错误。 教师在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巡视,在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收镜等环节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检查和纠正,逐一过关。 5.练习使用显微镜结束后,要对学生是否能够进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作出评价,评价可参照如下表格。 规范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评价表 班级 姓名 评价内容 是否规范操作 取镜和 安放 取镜动作: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安放显微镜的位置:距实验台边缘大约7厘米处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先用平面镜,若视野太暗,再换用凹面镜) 通过目镜能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一只眼睛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