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生物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254162
3.4.2呼吸作用教案北师大版(2024) 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24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3.4.2
,
呼吸作用
,
教案
,
北师大
,
2024
,
七年级
植物的呼吸作用 (北师大版2024 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目标 1. 生命观念:通过分析呼吸作用的物质与能量变化,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建立“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依赖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观念。 2.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对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提升归纳与比较思维。 3. 科学探究:参与实验设计与观察,掌握“控制变量”“设置对照”的实验方法,能独立设计简单实验验证呼吸作用的特点。 4. 社会责任:结合种子储存、果蔬保鲜等生活场景,理解呼吸作用的实际应用,树立“科学服务生活”的意识;认识呼吸作用对生态系统碳氧平衡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二)基础目标 1. 知识: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场所及意义,能准确对比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异同,解释生活中相关现象。 2. 能力:通过实验观察提升动手与分析能力,能运用呼吸作用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 通过实验现象归纳呼吸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及意义。 2. 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呼吸作用的实际应用。 (二)难点 1. 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方面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 2. 设计对照实验验证呼吸作用的原料或产物(落实科学探究素养)。 (三)疑点处理 针对“煮熟的种子为何不能呼吸”,通过“细胞死亡则生命活动停止”的铺垫,结合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已有认知,用“活细胞才有呼吸作用”的结论破解疑点。 三、教学方法 1. 实验探究法:以“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落实科学探究素养。 2. 对比分析法:通过表格对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化科学思维。 3. 情境教学法:结合“萝卜空心”“哈密瓜甜”等生活情境,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落实社会责任。 四、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是“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单元的核心内容。前承“光合作用”,后接“吸收作用”,是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补充,在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作用。教材通过3个演示实验展开,符合七年级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 1. 已有基础:学生已学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及场所,对“对照实验”有初步认知,且对生活中的“种子储存”“果蔬保鲜”有感性经验。 2. 认知难点:易混淆“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能量变化,难以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 学习特点: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验,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需教师通过“问题链”引导思考。 五、教学过程 环节1:情境导入,激活旧知 1. 生活情境提问:展示“存放一个月的萝卜”和“新鲜萝卜”的对比图,提问:“为什么萝卜放久了会空心?是被‘偷走’了吗?”(学生自由发言,调动已有经验) 2. 旧知衔接:回顾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去哪里了?”(引导学生猜想“被消耗”) 3. 引出课题:“植物消耗有机物的过程,就是今天要学的———植物的呼吸作用”,板书课题,明确本节课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能量变化”。 环节2:实验探究,突破重点 实验1:探究呼吸作用是否消耗氧气 1. 实验分组:将学生分为5组,每组提供甲瓶(萌发的绿豆种子)、乙瓶(煮熟的绿豆种子)、2支燃烧的蜡烛、一盒火柴。 2. 教师引导设计实验: - 提问1:“要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需要设置几组实验?两组的区别是什么?”(引导学生明确“对照实验”,变量是“种子是否存活”) - 提问2:“为什么用煮熟的种子做对照?煮熟的种子还能‘呼吸’吗?”(结合生物的基本特征,铺垫“活细胞才能呼吸”) 3. 学生操作与观察:每组同时将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生物的遗传物质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人的性别决定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生命起源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苏教版)(2025-11-24)
生物性状的决定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生命起源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课件(苏教版)(2025-11-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