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337849

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四)——赏《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课件(共15张PPT)带音频+教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9次 大小:46679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音频,PPT,15张,课件,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人教
    塔吉克族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民族语言为塔吉克语,包括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大方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 塔吉克族主体在中亚,主要分布在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和地区,中国境内的塔吉克族主要聚居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塔吉克族为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占其总人口的80%,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塔吉克族总人口数为51069人。 信仰 历史上,塔吉克人曾信仰过祆教、佛教等多种宗教。这两种宗教文化至今在塔吉克族中还有遗存。约10世纪,塔吉克族开始信仰伊斯兰教。公元11世纪在著名的塔吉克诗人和伊斯玛仪派的传教士纳赛尔·霍斯鲁的劝说下,开始遵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一个支派———伊斯玛仪派。塔吉克族的宗教活动较少,清真寺也很少。部分老人每天在家中作两次礼拜外,一般群众仅在节日进行礼拜。 服饰 塔吉克族的服装以棉衣和夹衣为主,没有明显的四季更替服装。成年男子一般戴黑绒圆高统“吐马克”帽,帽上绣有数道细花纹和一道花边,帽里用优质黑羔皮缝制,帽的下沿卷起,露出皮毛,青少年则戴同样的白色帽。“吐马克”帽非常适宜高原山区使用,天气暖和时可以折起帽圈,天气寒冷时放下帽圈护住双耳和面颊。夏季塔吉克男子则戴白布缝制刺绣的谢伊达小圆帽。男子多穿套头的衬衣,外罩黑色袷袢(对襟长外套),系绣花腰带,冬季加穿大衣和不带布面的皮大衣。 饮食 塔吉克牧民的饮食以奶类、肉类和面食为主;农民则以面食为主。 牧民善于制奶品,如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 食物以煮食为多,以“抓肉”(清炖羊肉)、“显尔该仑起”(牛奶煮米饭)、“显尔台力提”(牛奶煮烤饼)等为上好食品。爱饮红茶。茶煮开后,常加牛奶,做成奶茶。 建筑 在塔吉克的村庄里,大都是正方平顶、木石结构的房屋。墙壁多用石块、草皮砌成,厚而结实。顶部架树枝,抹上拌有麦草秸的泥土。门向东开,一般靠近墙角。顶部中央开天窗,通风透光。在院墙以内最大的住屋称为“赛然依”,另有牲畜棚圈和厨房,有的还有客房和库房。由于高原多风雪,室内虽比较宽敞,但较低矮,四周筑土炕,长辈、客人和晚辈分侧而居,土炕上铺毛毡以供坐卧。炉灶在大门对侧,灶后另有小间储藏室,存放油、肉、干果和粮食。 牧民夏季上山放牧,多住毡房,或在牧场筑土屋。 礼节 塔吉克族有尊重妇女的优良传统。如果一起到某人家去做客,或者参加婚礼、葬礼、拜节等,主人将来客中年龄最大的妇女视为最尊贵的宾客,进门要请她先进,其他人则按先女后男、先大后小的秩序进入。在塔吉克人室内炕上,右边为上席,左边为下席。客人进屋上炕后,女宾坐右边,男宾坐左边,女宾中年龄最长者坐右边首席。如果为客人们宰了羊,要把装有鲜美的羊头和羊尾的盘子,先放在年龄最长的女宾面前,以示尊重。 塔吉克族注重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在农村,生产、生活上的互相协作不仅仅局限于大家庭或亲戚之间,而是一家有难众人相助,主要表现在邻里互助、轮流代牧、合伙耕作及事先不规定条件的“换工”等方面。 塔吉克族是个多礼好客的民族。对客人不论亲疏、老幼和民族,凡是来客和投宿的过路人、生人都热情款待。 音乐 塔吉克族特有的乐器有“纳依”(用鹰翅骨做的短笛)、巴郎孜阔木(弹拨的七弦琴)、热朴甫(弹拨的六弦琴),其中,纳依和热朴甫是塔吉克族最喜爱的两种乐器 舞蹈 塔吉克族舞蹈形式多样,有鹰舞、习俗舞、模拟舞、傀儡舞和歌舞戏等,其中以鹰舞最为著名。鹰在塔吉克民间传说中是英雄的象征,鹰舞多为双人舞。舞蹈时,舞者屈膝、耸肩,模拟雄鹰展翅飞翔、回转盘旋等动作,其动作刚健、强劲,并用鹰笛、手鼓等乐器伴奏。 节日 塔吉克族以古尔邦节、肉孜节和圣纪节为三大主要节日。此外,还有独具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