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河谷》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音乐-出卷网-出版的初中第十四册第四单元《美洲乐声》这一主题中的一首必唱歌曲。 《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反映了17世纪,来自英国的移民开发北美的情景。表现了北方红河一带的人民,在这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城市。并通过人民的艰苦劳动,把一片片荒地变成美好的家园。歌曲为G大调,4/4拍,弱拍起的节奏性贯穿全曲。单乐段结构,歌曲旋律优美,具有舒展、述说的特色。 学情分析 歌曲简单易学,特别是全曲只有八度音域,曲调又多在中音区进行。学起来叫容易,但是歌曲分两声部,低声部旋律有四五跳进,学生不容易掌握。教师在两声部教学中会有一些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训练,使学生掌握二声部旋律,并注意在合唱中的演唱方法。 课前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红河谷》,指导学生能用自然饱满舒展的音色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二声部,感受合唱中音乐的艺术魅力,体验合唱的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红河谷》 教学难点 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我在画的是什么?(师板书枫叶,生:枫叶)真棒,一眼就认出来了。再看,这又是什么?(师板书国旗,生:……)对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很丰富,这是加拿大国旗。国旗的中央,是一片枫叶。 (播放PPT)在加拿大境内,有许多枫树,到了秋天,深红的,橘黄的,挂了满树、铺了满地,煞是好看。加拿大国旗上的枫叶,足以表达加拿大人对枫树的喜爱。枫树是加拿大的国树,而加拿大也有着枫树之国的美誉。 今天,我就要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加拿大,学唱一首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二、新课教学 (一)初听歌曲,感受歌曲各音乐要素的特点 1、师:请同学们在听完以后告诉我,歌曲在情绪、速度、节拍、节奏、音高等音乐要素上有什么特点?(PPT出示单声部谱例、师自弹自唱) (情绪:优美的、抒情地、舒展地 速度:中速 音高:适中、1个八度) 2、弱起小节 师:歌曲还有什么特点?(稍顿,提示)歌曲是几几拍?(4/4、板书x x x x |)4/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板书:强、弱、次强、弱)那这首歌曲开头部分是从强拍开始还是从弱拍开始呢?(弱拍) 一般来说,歌曲多数是从强拍开始的,但也有部分歌曲是从弱拍或次强拍开始的,像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红河谷》。这种从弱拍或次强拍开始的小节就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而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带着学生数一数验证) (二)再听歌曲,找出有几个乐句,标记出换气点。 1、找出乐句 师:接下来我们再听歌曲,找出歌曲有几个乐句。伸出你们的右手(师示范),每找到一句就请大家伸出一个手指示意我。我们一起来。 (听歌曲) 师:找到了几句?(4句?8句?)我们再听歌曲的验证一下。 (听歌曲) 2、找出换气点 师:我们已经找出了歌曲有4个乐句,那我们演唱时应该什么地方换气呢?(每一个乐句结束后)对了,每一个乐句结束后,快速地换气。 3、呼吸练习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我们练习练习:快吸、慢呼。注意我的手势。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用“lu”跟钢琴哼唱旋律 师:现在,请大家用“lu”轻声地跟着钢琴哼唱旋律,唱的过程中,注意:姿势、呼吸、音准和节奏。 (1)完整哼唱 (2)视情况纠正 师:你们觉得哪一句特别难吗?…… 我觉得弱起小节开始得很犹豫,不干脆。歌曲从第几拍开始的?(第4拍)准备:1、2、3(手势)(生唱) 我还觉得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衔接的地方,从4到低音6的部分,做得不是很好,我们单独练习…… 说最后一个我觉得做得不好的地方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对比:我的两种演唱,哪一种更好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