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猛听得金鼓响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 审美感知:初步认识京剧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京剧艺术的重要地位。了解传统风格特点。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京剧唱段。 艺术表现:能有韵味的演唱《猛听得金鼓响》,能创编锣鼓经并使用打击乐器演奏出节奏为唱腔创作一个出场的音乐片段,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创意实践:通过编创动作表现歌曲,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文化理解:在对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的欣赏与演唱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调动其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核心素养 新课导入 课堂小结 新课探究 课后作业 01 03 04 02 目 录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被称为中国国粹的是什么吗 我国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它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它发端于“四大徽班”进京,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京剧基础知识。 新课探究 新课导入 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唱段《猛听得金鼓响》讲的是:余太君辞朝后,不问朝政。后知西夏侵宋,遣曾孙杨文广、杨金花兄妹往汴京探听。当时,宋君急于求将,兵部尚书王强拟窃兵权,乃保荐其子王伦为帅。寇准保荐杨家将,宋君不准,乃献校场比武之计。王伦连胜,杨氏兄妹不服,闯入校场,请与王伦比射、比武,均占先机,并刀劈王伦。宋君闻是杨家将后代,请穆桂英挂帅。文广归家,穆桂英因宋君刻薄寡恩,不愿出征。余太君劝其以御外侮为重,穆桂英重披战甲率军出征。)此剧由梅兰芳、李少春等主演,也是梅兰芳一生最后一出新戏。 思考梅派唱腔特点: 音色圆润明亮、位置比较靠前、尾音呈抛物线甩音。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思考唱段使用了何种唱腔? 西皮唱腔此唱段的唱腔属于西皮中的流水板式,简单来说流水板式跟拍的形式很像,只有强拍没有弱拍,有板无眼,速度稍快。 新课探究 跟随音频做节拍练习。 吊嗓开声逐句演唱《猛听得金鼓响》。 这个唱段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穆桂英正准备改换戎装,耳边听得擂鼓之声,立刻想起当年奋勇杀敌的情形。这一唱段有豪气冲天之势,充分表现了穆桂英性格中超强的自信心,同时也表现了这位年过半百的女将保家卫国的责任感。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整段唱词中哪一句最能表现这位年过半百的女将军豪气冲天之势 我一剑能挡百万兵。 唱这一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在适当的地方换气。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不仅欣赏了名家的演唱,还学唱了一个传唱度非常高的唱段《猛听得金鼓响》。今天这节课只是一个开始,由衷地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京剧、热爱京剧,共同把中国古老而绚丽的文化传承下去。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我国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我们要多看多听更更深入了解国粹的魅力,让传统戏曲发扬光大! 课后作业 同学们,再见!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 《猛听得金鼓响》教学设计 课题名 《猛听得金鼓响》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初步认识京剧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京剧艺术的重要地位。了解传统风格特点。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京剧唱段。 艺术表现:能有韵味的演唱《猛听得金鼓响》,能创编锣鼓经并使用打击乐器演奏出节奏为唱腔创作一个出场的音乐片段,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创意实践:通过编创动作表现歌曲,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文化理解:在对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的欣赏与演唱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调动其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有韵味的表演和演唱《猛听得金鼓响》。 教学难点 学生在学唱《猛听得金鼓响》过程中,对传统京剧韵味的把握。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知道被称为中国国粹的是什么吗 我国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它形成于清代光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