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92965

2024届古代诗歌鉴赏 专练(含解析)——2024 届统编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249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一轮,语文,高中,统编,2024届
  • cover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 B.诗歌表现的是诗人凄苦的心境,却以明媚的江上春光开头,然后用“沾襟”把明朗欢快的气息抹洗得干干净净,产生了先扬后抑的艺术效果。 C.“老病南征日”和《登高》“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情感一致,因病而不能上战场,都表达了一种无力报国的悲哀。 D.“南征日”、“北望心”六字,通过工对,把诗人矛盾心情加以鲜明对照,给人很深的印象。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① 和王正之右司吴江观雪见寄 辛弃疾 造物故豪纵,千里玉鸾飞。等闲更把,万斛琼粉盖颇黎②。好卷垂虹千丈,只放冰壶一色, 云海路应迷。老子旧游处,回首梦耶非。 谪仙人,鸥鸟伴,两忘机。掀髯把酒一笑,诗在片帆西。寄语烟波旧侣,闻道莼鲈正美, 休制芰荷衣。上界足官府③,汗漫与君期。 【注】①此词约作于淳熙二年(1175)或三年。王正之原唱已佚。②颇黎:大德本作“玻璃”。③“上界”句,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云:“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答凤终日相追陪。”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应和词,右司王正之在吴江观雪写词送给作者,作者因此作词回应。 B.上片就吴江观雪展开铺陈,词人看到万斛琼粉盖在玻璃上,看不清前方的道路。 C.下片叙写旧侣情谊。“谪仙人”三句仅用九字,王正之的高士形象便呼之欲出。 D.尾句用典,表明了与友人相期约会之意,语辞之间充满豪情,语意潇洒飘逸。 4.明代卓人月、徐士俊评价这首词说:“佳句忽来,正如一片远帆,从天际落。”辛词擅长奇特景物描写,从而造就绝妙艺术效果。请结合词的上片,对此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人才 [宋]毛珝① 但得人才即治安,不忧外侮敢相干。 学关世道方为士,业晓农家始是官。 国力在兵堪用少,虏情如鬼欲驱难。 岂无一代奇男子,抱膝无言静处看②。 【注】①毛珝,字元白,号吾竹,三衢(今浙江衢州)人。有诗名于南宋理宗端平年间。②“抱膝”句:《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亮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裴松之注引《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 5.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首句开门见山阐明人才重要性,呼应了题目,下笔直露。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边境局势之紧张。 C.尾联用典,作者用诸葛亮奇智超绝对比自己才华平庸,苦闷至极。 D.本诗语言质朴,抒情直切,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风有相似之处。 6.在“治安”方面,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人才观?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添字丑奴儿·芭蕉①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②。点滴霖霪,愁损③北人④,不惯起来听。 【注】①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成椭圆形,开白花,果实似香蕉。②霖霪:雨点绵绵不断,滴滴答答不停。③愁损:因发愁而损伤身体和精神。④北人:北宋灭亡,词人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自称“北人”。 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窗前谁种芭蕉树”的意思是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不知是谁栽种了芭蕉。此句将读者视线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 B.词的上片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下片写夜听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