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93991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8575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北 洋 政 府 的 统 治 与 军 阀 混 战 二次革命 袁世凯 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军阀割据 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破坏责任内阁制。 根本原因: 导火线: 1913年,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领导者: 孙中山和黄兴等 结果: 失败,孙中山和黄兴等流亡日本 表现: 对内: 对外: 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建立帝制: 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原因: 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爆发标志: 1915年,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结束: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江苏、江西、湖北 首脑 直系 军阀派系: ① 冯国璋和曹锟 控制地区: ② 皖系 段祺瑞 控制地区: 北京,安徽、浙江、山东、福建 ③ 奉系 首脑 张作霖 控制地区: 东北 滇系 ④ 首脑 唐继尧 控制地区: 云南、贵州 首脑 目的: 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 影响: 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复习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2、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意义和局限性。 2、时空观念:通过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3、史料实证: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口号。 4、历史解释:了解新文化运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家国情怀: 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意义。 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背景: 学习探究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阅读课本58正文第一段,说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背景 是什么? 新生的中华民国政治混乱(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先进的知识分子的认识: 学习探究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 、阅读课本58正文第一段,说出在中华民国政治混乱背景 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是如何认识的? 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学习探究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阅读课本58正文第二段,说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青年杂志》后来改名为什么?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陈独秀 陈独秀 《青年杂志》 《青年杂志》改名为: 《新青年》。 4、新文化运动的代表: 学习探究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阅读课本58正文第二段至P59第一段,说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的阵地主要是什么? 陈独秀 、胡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 人物扫描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在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得北京大学不仅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府,也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蔡元培 5、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学习探究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5、阅读课本P59正文第一段,说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主要是什么?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学习探究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阅读课本P59正文第二、三段和P60正文第一段,说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①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② 提倡民主与科学。 ③ 文学革命。 白话小说名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