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 1.我国的内、外流区划分,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2.我国的湖泊分布及主要湖泊的特征。 3.长江、黄河和珠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4.我国京杭运河概况及开发利用。 目录 长江 其它 河流 概况 黄河 湖泊 河流概况 1 相关概念 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经的整个地区。 水系:指流域内大大小小的水体所构成的水网系统,由干流、支流及流域内沼泽、湖泊等组成。 分水岭:两个流域分界的山脊或高原,也叫分水线 外流区和内流区 我们把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河流的集水区域叫流域,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内流区 外流区 大兴安岭 阴山 冈底斯山 巴颜喀拉山 祁连山 贺兰山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我国主要的外流河: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额尔齐斯河。 内流区 外流区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黑龙江、松花江等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地区) 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 含沙量少(森林茂密) 结冰期长(位于中温带和寒温带)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辽河、海河、黄河等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汛期短(雨季短) 含沙量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结冰期短(位于暧温带)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长江、珠江等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地区) 汛期长(雨季长) 含沙量小(植被覆盖率高) 结冰期无(位于亚热带和热带) 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塔里木河等 水量较小(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 汛期短(夏季的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多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断流,流程较短(冬季气温低,积雪融化停止;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长江概况 2 长江流域 发源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 注入海洋 东海 流经省区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度 6 300千米 流域面积 180万平方千米 长江水系及水系特征 上游 源头至湖北宜昌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等支流 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下游 江西湖口至入海口 支流有青戈江、炎阳江等 江阔水深、流速缓、少支流 中游 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 支流有汉江、湘江、沅江、赣江 水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上游 中游 下游 黄金水道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干支流有通航河道3 600条,通航总里程达8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3/5,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干流上沿岸有众多的工业城市。沿途是我国人口密集、社会经济发达地区,货流量、人流量巨大。 水能丰富 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1/2。在干支流上建有三峡、葛洲坝、隔河岩、丹江口等多个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其中自源头到宜宾,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洪涝灾害及其治理 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1.自然原因:流经的大部分地区为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不均;中下游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泄洪能力弱。 2.人为原因:上中游山区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使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低,又淤塞河床和湖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中游围湖造田、泥沙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