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47342

【核心素养新课标】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课件+素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6次 大小:986611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9课,素材,课件,十月革命,列宁,核心
    (课件网)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一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知识结构 十月革命 二 知道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背景与过程,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 课程标准 三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核心素养目标 01 02 03 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证实,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背景与过程等史实。 立足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理解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作用以及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 立足史料证实和历史解释,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证实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材料一: 棉纺织品 钢铁 煤炭 铁路 76% 190% 131% 增加到32000公里 材料二: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工业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比较:俄国的钢产量仅有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7。1903年外债30亿卢布,1914年达60亿卢布。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工业发展状况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1)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依然落后。 1、革命爆发的原因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一战各国战损比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大量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国内经济凋敝,粮食紧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农民反抗,工人罢工不断。 2)一战使俄国社会矛盾激化。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 1、革命爆发的原因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穷人在施粥棚内 勉强果腹 因食品供应不足 而排队购买面包 沙皇军警驱赶 示威群众 要和平,反对战争。 要面包 ,要粮食, 要土地, 要求社会变革-- 假设你是当时的俄国士兵或者是工人、农民,你会对当时的统治者提出怎样的控诉? “打倒沙皇的统治!”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革命爆发的原因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2、二月革命 时间: 结果: 性质: 局面: 1917年3月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出现了两个政权,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临时政府掌权 政权名称 代表利益 实力 苏维埃政府 临时政府 工人士兵(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拥有武装力量 掌握各级行政机关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政策 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拒绝8小时工作制 不实施土地改革 俄国民众的要求 要和平,反对战争。 要面包 ,要粮食,要土地, 要求社会变革 1917年7月,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50多万工人、士兵上街示威游行,遭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腥镇压。造成400余人伤亡。 七月流血事件 “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 临时政府继续参战,激化了阶级矛盾。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宣布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经济上 军事上 政治上 外交上 组织思 想上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依然很落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节节失利,激化了国内矛盾。 1917年,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回到俄国。 二、十月革命 1、背景 列宁(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和思想家。 列宁从青年时代起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决心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造俄国。 1903年,在刚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上,选举党的领导机关时,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在俄文中,布尔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