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52381

202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 杜甫作品 专题练习 (含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641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
  • cover
2023年10月3日高中语文作业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白帝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诗人高居曼州时期,这时期诗人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照顾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滚的情景: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惨淡沉静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显现悲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相貌做铺垫。 D.尾联以孤傲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忧愁恸哭的惨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2.诗歌的颈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请联合诗句简要剖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韦书记赴安西 杜甫 夫子欻①通贵,云泥相望悬。白头无藉②在,朱绂③有哀怜。 书记赴三捷④,公车留二年⑤。欲浮江海去,此别意茫然。 【注】①欻(xū):忽然。②藉:凭借,依靠。③朱绂(fú):红色的官服。④三捷:多次与敌人交战。捷,同“接”,交战。⑤公车留二年:这里指杜甫献《三大礼赋》,被玄宗召试,待制集贤院,候补两年之事。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认为,韦书记如今赴西安就任,通达显贵,自己与他地位悬殊。 B.颔联写韦书记年事已高,他一度没有机会入仕,如今得到朝廷重用。 C.“三捷”与“两年形成对比,表现了韦书记和诗人的不同境遇。 D.这首诗文辞深沉蕴藉,情感有起有伏,体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 4.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B.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 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独看”一词写出了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的情景。作者借用比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在长安“独看”明月对妻儿的深切思念。 B.颔联中妻子望月“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独”字,越发显得妻子的孤独无助,更显出诗人困居长安的孤独无助。 C.颈联中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意思是雾气沾湿了她浓密的头发,月光给她莹洁的双臂洒上清寒。 D.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久久伫立望月怀人的妻子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