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68972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含解析)

日期:2024-06-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2537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 光现象,单元
  • cover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成的 B.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色散 C. 色散是光被分解的现象 D. 白光是一种单色光 2.(3分)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遥控器利用红色激光传递信号 B. 紫外线消毒灯工作时发出的蓝紫色的紫外线 C. 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单一白光组成的 D. 彩色电视机画面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 3.(3分)关于声波和光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波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 光波在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 C. 声波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D.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快 4.(3分)下列四个实验中,能揭示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是 A. 小孔成像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5.(3分)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物理学角度看 A. 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 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 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6.(3分)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A. 可见光照相机 B. 紫外光成像仪 C. 红外照相机 D. 超声波成像仪 7.(3分)年月日,延边出现了美丽的月食,下列现象中与月食成因相同的是 A. 雨后彩虹 B. 形影不离 C. 水中倒影 D. 池水变浅 8.(3分)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对于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验时不一定使纸板与平面镜垂直 B. 入射角不等于反射角 C. 将光沿着入射,发现反射光线逆着射出,说明光路是可逆 D. 将纸板沿向后翻折,发现纸板上的反射光线消失,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不在同一平面 9.(3分)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 太阳 B. 月亮 C. 舞台的灯光 D. 闪电 10.(3分)如图所示,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在用“红外线测温仪”检测体温。下列与红外线测温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红外线能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 B. 红外线属于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C. 红外线测温仪是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 D. 测温仪测体温说明红外线能传递信息 11.(3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A. 屏幕上的“手影” B. 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C. 水中筷子“变弯” D. 钢笔“错位” 12.(3分)(湘西州中考)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射角是 B. 入射角是 C.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D. 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变 二 、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3.(6分)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 _____。最早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_____,从此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14.(6分)探究“凸透镜成像”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有三只凸透镜:①焦距为、②焦距为、③焦距为。将其中一只凸透镜固定在刻度线处,适当调整点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像未画出,如图所示,则选用的凸透镜是 _____ 选填“①”、“②”或“③”,此时烛焰像是 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保持点燃蜡烛在刻度线处位置不变,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厚度为 _____ 选填“”或“”的玻璃板;再将光屏换成等大的蜡烛,并移动到 _____ 刻度线处,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将点燃的蜡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