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94408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哈腰挂》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258823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五
  • cover
(课件网) 什么是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简称“号子”,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 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 它产生于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 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 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主要有高邮的秧歌号子、三峡的纤夫号子、川渝地区的川江号子。 劳 动 号 子 号子类别的划分,主要依据是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 从历年已经采录到的音乐资料来看, 大体上可以分为: 1.搬运号子。 2.工程号子。 3.农事号子。 4.船渔号子。 主 要 分 类 《哈腰挂》 同学们, 你们怎么理解“哈腰挂”? “哈腰挂”即弯腰挂钩的意思。 《哈腰挂》是流行于我国东北林区的一种抬木号子。 又称“吆号子”, 流传较广,遍及整个东北林区, 属于搬运号子类。 聆听音乐,说说歌曲的演唱形式 “一领众和” 仔细观察该歌曲的节拍有何特点? 变换拍子 变换拍子在乐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称作“变拍子”。 变拍子可能是有规律地循环出现,这时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号并列标明。 歌曲分析 《哈腰挂》,使用1/4,2/4变换节拍,节奏鲜明,属于单乐段结构。曲调起伏较小,仅在五度音内进行,多为依字行腔,与当地方言、音调结合紧密。 表现了北方森林伐木工人粗犷、质朴、坚毅的性格。 关于“哈腰挂” “哈腰挂”属于搬运号子类的抬木号子, 是伐木工人在装车、归楞(原木归垛)、运木时所唱的号子。 在中国东北部黑龙江和内蒙古境内的原始森林区中, 人们自古以来以伐木、运木、垒木等劳动为生。 由于此类劳动全部是群体性的劳动,因此各种劳动号子十分繁盛。 在搬运劳动过程中一般八人为一组,木头两侧各站四人,边走边唱。 当领唱者唱出第一句唱词“哈腰挂”时就是预备劳动的号令, 让大家一齐哈腰,用挂钩挂在木头上,当挺起腰来开始起步后边走边唱,领唱者随机应变,“和”的部分多用齐唱。 领唱者并不抬木头,而是专门用歌声来统领别人抬,他唱完一句(上声部),大家便挪动一下脚步,同时应和一声(下声部)。 由于领唱者张口就唱“哈腰挂”,因此将此类劳动号子名为“哈腰挂号”。 关于“哈腰挂” 搬运号子,在装卸、扛抬、挑担、推车等劳动中歌唱; 这首抬木号子是哪里的民歌呢? 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位于中国最东北部,中国国土的北端与东端均位于省境。 黑龙江是中国重工业基地,工业门类以机械、石油、煤炭、木材和食品工业为主。 黑龙江 因省境东北有黑龙江而得名。 由于时间紧劳动强度大, 领唱者的词与腔,都具有很大的即兴性, 除了相对稳定的音调框架和节奏型之外, 它随时都在变化,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完整聆听歌曲,感受劳动与音乐的关系 感谢聆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