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96498

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252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案
  • cover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学习目标】 1.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评价。 2.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体会汤姆的性格特点。 3.了解故事的情节,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根据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对汤姆作出简单评价。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播放视频《汤姆索亚历险记》简介。 今天我们就认识的汤姆·索亚,相信大家在读了他的故事之后也会深深地喜欢上他的。 出示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出示课题。 2.揭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 (1835-1910): 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曾被誉为“ 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 主要作品:《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4.创作背景: 作品多以密西西比河畔为背景,反映十九世纪末期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作者在序言中说:“这本书里所描绘的冒险故事大多都实有其事,其中的一两件是我的亲身经历,其余的是我儿时伙伴们的故事”。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5.《汤姆 索亚历险记》内容简介: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利 费恩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利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 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琪 撒切尔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最终,他们走出了山洞,村里人发现他们,他们讲述了在洞中的经历之后,村里人用石块堵住了山洞口。汤姆和贝琪告诉村里人在山洞里见到了杀人犯印第安 乔,当村里人在洞中找到印第安 乔时,他已经死了。最后,汤姆和哈克贝利重返山洞,找到了一笔宝藏,成了这个村的英雄。人们都感激他。 学习生词 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 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本文是说人们希望两个失踪的孩子能平安回来。(祈祷) 完全不放在心上。课文中是说汤姆觉得再到洞里去自己并不在意。 (满不在乎) 欢欣高兴得像发狂一样。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若狂) 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形容话一句接着一句,说个不停。(滔滔不绝) 指十分完美,毫无欠缺。(十全十美) 总的就是说完全的浪费,没有一点点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指为劝说某人改变主意,或者让其遵从自己的意见而用尽一切的方法。(费尽口舌) 因疾病、年老等原因躺在床上不能起来。(卧床不起) 衣服破破烂烂。(衣衫褴褛) 原形容水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浩浩荡荡) 整体感知 导入语:下面我们根据自读提示阅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2.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小组合作,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说出课文主要讲的内容是什么? (2) 依据主要情节划分课文层次。(3)文中出现的人物有哪些 (4)梳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交流、明确: 1.说出课文主要讲的内容是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汤姆·索亚在山洞历险后返回家的故事。 2.依据主要情节划分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汤姆和贝奇成功脱险后,人们由悲痛欲绝转为兴奋不已。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写汤姆讲述山洞历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