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16016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4666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琵琶行(并序),课件,32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曲尽沦落苦,辞传相知情 《琵琶行》 白居易 教学目标 语言构建与运用 了解创作背景,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诗眼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习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领悟诗歌的语言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中唐时代歌女的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情况,继承发展中国古典诗歌“言志”传统。 伯牙绝弦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及(白居易)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倡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哉?”由是增价。 适遇主人集众娱乐,他宾诸妓见仆来,指而相顾曰:此是《秦中吟》、《长恨歌》主耳。 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有咏仆诗者。 阅读下面三则关于白居易诗歌的故事,你能得到看出什么? 新乐府运动: 唐代中期由白居易、元稹等人所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一次诗歌革新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琵琶行 整体把握:试用七字形式概括每段的内容 (1)浔阳江边闻琵琶?/浔阳江边夜送客? (2)江上聆听琵琶曲 (3)江中听诉身世苦 (4)同病相怜伤迁谪 (5)重闻琵琶青衫湿 吊白居易 李忱(唐宣宗)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注:唐宣宗即帝位后,“精于听断”,国家得到治理,“十余年间,颂声载路”,史称“虽汉文、景不足过也”。宣宗不仅具有政治才能,也颇爱好诗歌。“每曲宴,与学士倡和,公卿出镇,多赋诗饯行” (《全唐诗》)。 《琵琶行》绝在何处? 一绝:“同是天涯沦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尔。” 白居易新科进士后在慈恩寺题写: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身亡,长安城一片混乱。当时白居易任左赞善大夫(太子属官),率先上书请求缉捕凶手。当权朝贵便抓住这个把柄攻击他“越职言事”,又诬陷他不顾母亲看花坠井而死,竟然写了“新井”和“看花”的诗,有伤名教,最终朝廷将其贬为江州司马。 出自京城 自言本是京城女 我从去年辞帝京 才华出众 名扬京都女艺人 才华横溢大诗人 落魄失意 年长色衰嫁商人 犯颜直谏贬江州 细读第三、四段,思考: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下等的歌妓产生共鸣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孤独寂寞 来去江口守空船 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女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个人地位: 被玩弄、被侮辱的歌女。 社会环境: 重色轻才、重利寡情 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 同伤年华,苦情人对苦情人; 同悲处境,断肠人对断肠人; 同叹辛酸,流泪人对流泪人; 同泄音乐,知音人对知音人; 同望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 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 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之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后期 贬官江州对白居易诗歌的影响 “为民请命” “兼济天下” 以讽喻诗为主。 代表作:《卖炭翁》 “独善其身” 以闲适诗和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