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16558

北京课改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4章 宇宙和微观世界》巩固提升(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3359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改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4章 宇宙和微观世界
  • cover
北京课改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4章 宇宙和微观世界》巩固提升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分) 1.(3分)“杂格”是阳城特色美食。如图所示,刚出锅的阳城“杂格”,香气扑鼻,这个现象表明 A.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分子间存在引力 2.(3分)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记载了“顿牟掇芥”这一物理现象,即用毛皮擦拭过的龟壳能吸引芥菜籽粉末。图中所示的“吸引”现象中,与上述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 铅块“吸”铅块 B. 气球“吸”头发 C. 磁铁“吸”铁钉 D. 杯子“吸”气球 3.(3分)比较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粒子从大到小:分子原子质子 B. 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海洋水湖水淡水冰川水 C. 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铜铝铁 D. 宇宙空间由小到大:地球系太阳系银河系 4.(3分)关于小粒子和大宇宙,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B. 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 C. 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破镜难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5.(3分)将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A. 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 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 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 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6.(3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许多物体摩擦后能起电,带电体能够吸附轻质细小的物体,也能与其他带电体相互吸引或排斥。现有经某物体反复摩擦后的棒,与悬挂在轻质细软线上的两个轻质泡沫小球、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图所示,则 A. B、一定都带负电 B. 一定带正电,带负电 C. A、一定带电,且一正一负 D. 带不带电都有可能,但、一定带相同的电 7.(3分)下列粒子中直径最小的是 A. 分子 B. 原子 C. 质子 D. 电子 8.(3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绕太阳运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 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D.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9.(3分)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分开,橡胶棒带负电,这是由于 A. 毛皮上有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 橡胶棒上有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C. 橡胶棒上有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D. 毛皮上有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 10.(3分)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B.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 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11.(3分)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B. 夏天在太阳照射下,树林中地面上的小光斑是小孔成像的结果 C.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快 D. 中秋节晚上皓月当空,皓月不是光源 二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2.(12分)物理学中一个基本观点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___.1909年,著名科学家____在进行了a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以氢原子为例,下面的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____. 13.(12分)(1)如图甲,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说明 . (2)如图乙,我们很难压缩固体,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 . (3)如图丙,在玻璃试管里,装上一小半试管的沙子,将温度计插在沙子中.用力晃动试管十余下,发现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沙子的内能 ,这是通过 方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