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32374

2024届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三10月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550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届,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三,10月,语文
  • cover
古代诗歌阅读 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名校调研考试四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除 夜 方 于 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联抒发除夕之夜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不知不觉已经天亮。 B.颔联写景,视听结合,“寒灯”“残声”两个冷色调的词,给人孤寂清冷之感。 C.颈联运用对比、夸张、烘托等手法,写出除夕之夜诗人内心的巨大变化。 D.尾联中“新正”指农历正月初一,照应诗题;“浮世”传达出诗人的感慨。 16.在辞旧迎新的除夕之夜,诗人感慨良多,告诉我们不少人生哲理。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杜 甫 秋水通沟渔①,城隅进小船。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②。 【注】①沟池:田间水道。②旧青毡:《晋书·王献之传》有载,王献之“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盗惊走。”后以“青毡”指代故家旧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开头写田地间纵横的水道相通,诗人与许主簿乘船顺着秋水划进了南池。 B.诗人选取多个典型的意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展现了一幅水乡秋色图。 C.尾联援引的“青毡故物”的典故,以巧妙贴切的方式卒章显志,委婉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D.本诗语言清新俊逸,与《客至》一样,以极富情趣的生活画面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16.诗人笔下的秋景有哪些特点?这首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摸底检测(二)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登黄鹤矶 (南朝)鲍照① 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 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讴。 适郢无东辕,还夏②有西浮。 三崖隐丹磴,九派引沧流。 泪竹感湘别,弄珠怀汉游③。 岂伊药饵泰,得夺旅人忧。 [注]①鲍照,东海(今山东郯城一带)人,刘宋大明六年秋,他随刘子顼赴荆州任所,途中登黄鹤矶。②夏,指夏水。③传说郑交甫于汉皋台遇二女,二女佩两大珠,交甫求得其珠,不久珠与二女皆不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木落”二句视听结合,写出一派肃杀萧条的暮秋景象,境界开阔而又苍凉。 B.“商”是五音之一,从语境看,“商弦”音调高亢而悲凉,很切合诗人的心境。 C.“适郢”二句以对偶的形式概括交代了随友赴任荆州的行程,语言十分精练。 D.诗人最后倾诉,尽管旅途中衣食无忧,但仍然无法消除心中之忧,情味深沉。 16.“泪竹感湘别,弄珠怀汉游”和“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在表达的情感、表达情感的方式和效果上各有怎样的不同 请简要概括。(6分) 河南省鹤壁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①年少虚垂涕,王粲②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③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④竟未休。 注释:①贾生:即贾谊。②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国志 魏书 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中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