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 新中考 第二章 酸与碱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空3分,总计45分) 1. [2022·杭州]配制10%的稀硫酸并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规范的是( ) A B C D A.读取浓硫酸的体积 B.稀释浓硫酸 C.加入碳酸钠 D.倾倒稀硫酸 2. 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气泡是怎样产生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明猜想气泡是盐酸与铁反应生产的。为了验证小明的猜想,应选择以下实验中哪几个实验进行验证(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 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打开止水夹时,可以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美丽的喷泉。则小科同学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硫酸钡 B.硝酸铵 C.食盐 D.锌粉 4. 已知某混合溶液由NaCl、HCl、K2CO3、H2SO4、CuCl2、MgSO4溶液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Ba(OH)2溶液的关系如图。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 ) A.HCl、CuCl2 B.HCl、MgSO4 C.CuCl2、H2SO4 D.NaCl、K2CO3 5. 向一定量Ba(OH)2溶液中逐渐加入CuSO4溶液至过量。则如图图象中正确的是( ) A.B. C. D. 6. 市场上的“问题藕”切开有一股难闻的酸味,估计含有硫酸或盐酸中的一种。管理人员榨取其液汁进行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B.用pH试纸测试,在9~10之间 C.选择碳酸钠溶液进行鉴别,若产生气泡,则证明含有硫酸 D.选择氯化钡溶液进行鉴别,若无明显现象,则证明含有盐酸 7. (2020秋 和平区校级月考)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是Na+、SO42﹣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c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化学反应 8. 物质X和Ba(OH)2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Ba(OH)2═BaSO4↓+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能为氯化铁 B.X只能为硫酸 C.Y可以为氢氧化铜 D.Y不一定是水 9. 用下列对比实验探究碱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1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 B.实验2中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 C.只能通过对比A、C瓶的现象证明CO2与氢氧化钠反应 D.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好 10.(杭州)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如图不相符合的是( ) 选项 甲物质 乙物质 y轴表示的含义 A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的质量 B t℃的水 硝酸钾 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C 氯化银 稀硝酸 氯化银的质量 D 饱和石灰水 生石灰 溶液的质量 A.A B.B C.C D.D 11.(2022 上城区)小徐在实验课上进行了“魔壶”的实验。将“魔壶”中盛有的液体依次倒入两个分别盛有不同溶液的烧杯中,现象如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魔壶”内盛有的液体 烧杯1中形成的“饮料” 烧杯2中形成的“饮料” 稀硫酸 “牛奶” “雪碧” A.此实验用的“魔壶”能用铁制的 B.烧杯1 中盛有的溶液一定是Ba(NO3)2 C.烧杯2 中得到“雪碧”饮料可能的原因是生成CO2 D.若将“魔壶”中的溶液改为稀硝酸溶液实验现象相同 12.[2022·杭州]如图所示,分别向四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石灰水,使其与试管内溶液充分反应。无论饱和石灰水加入量的多少,反应后试管内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B.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C.加热一定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