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1539

3.1 质量和密度(密度方法技巧)专题计算(含解析)

日期:2025-05-0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7次 大小:36057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密度,质量,方法,技巧,专题,计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密度方法技巧专题计算 知识构建 密度 1.密度 (1)概念:在科学上,把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的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名师讲解】科学思维———比值定义法 用相关量的比值定义新的科学概念的方法就是比值定义法。例如,用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速度,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定义密度,表示物质组成的紧密程度。 (2)公式:。 公式中的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 公式表示的意义是某种物质的密度等于该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此式是物质密度大小的计算式。 【名师讲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句话的含义: ①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于同种状态的同一物质来说,密度是不变的,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于铝制品来说,不论它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 ②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平时习惯上讲“铁比棉花重”是指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 ③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一般情况下,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但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密度的改变,特别是气体。 2.单位 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组成的。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还有一个常用单位是克/厘米3(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它们的关系是1g/cm3=1000kg/m3。 【名师讲解】①是密度的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密度取决于物质的种类、状态等,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②单位换算: 4.物质密度表示的含义 水的密度为1g/cm3表示的含义:每立方厘米水的质量是1g;质量为1g的水的体积是1cm3。 铁的密度为7.9×103kg/m3表示的含义:每立方米铁的质量是7.9×103kg;质量为7.9×103kg的铁的体积是1m3。 【名师讲解】常见物质的密度 (1)记住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如ρ水=1.0×103kg/m3=1.0g/cm3。 (2)了解常见物质密度的大小关系,如ρ金>ρ铅>ρ铜>ρ铁>ρ铝,ρ水>ρ酒精,ρ水>ρ冰等。 (3)部分物质的密度相等,如冰与石蜡,煤油与酒精。 (4)气体的密度特点:由于气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气体的体积是盛它的整个容器的容积,如将一瓶氧气用去一半后,其质量减小一半,而体积仍为原氧气瓶的容积,故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二、密度的计算与应用 1.计算密度、质量和体积 【名师讲解】应用公式解题的步骤: (1)仔细审题,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已知各量要统一单位); (2)分析求未知量所需的条件; (3)选择适当的公式进行计算。 2.应用 (1)物质的鉴别: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计算出它的密度,把测出的密度值与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比较,即可知该物体可能是由什么物质组成。 【名师讲解】两种物质密度之比、质量之比、体积之比 密度之比: 质量之比: 体积之比: (2)鉴别物体是否空心:通过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式,计算物体的密度、体积或质量,再与相应的量进行比较,从而可以知道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名师讲解】规律总结:判断物体是否空心的方法 方法 分析 讨论 比较密度法 假定为实心,,比物较ρ物与ρ(ρ为物质密度) 若ρ物<ρ,为空心;若ρ物=ρ,为实心 比较质量法 假定为实心,m实=ρV物,比较m物与m实(p为物质密度) 若m物V实,为空心;若V物=V实,为实心 3.与密度有关的生活现象 由密度表可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水结冰后,质量不变,而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式可知,水的体积小于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