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76575

1.1.1能层与能级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课件(共41张PPT)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50547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1,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化学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原子结构 基础课时1  能层与能级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 1min √ √ × × C 自学检测 2min “原子”一词源自古希腊语“ATOM”,是不可再分的意思。古希腊哲学家假想原子是世间万物最小的粒子。 19世纪初,英国人道尔顿创立了近代原子学说,假设原子是化学元素的最小粒子,每一种元素有一种原子。 丹麦科学家玻尔提出了构造原理,即从氢开始,随核电荷数递增,新增电子填入原子核外“壳层”的顺序,由此开启了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周期律的篇章。5年后,玻尔的“壳层”落实为“能层”与“能级”,厘清了核外电子的可能状态,复杂的原子光谱得以诠释。 能级能层 能层与能级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不带电) 核电荷数(Z)=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思考 讨论】 回忆原子相关知识 教师点拨 25min 分层排布 玻尔模型 电子只能在原子核外具有特定能量的“壳层”中运动。 能层: 就是电子层。 1)能层 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满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电子层。 然后才由里往外,依次排在能量较高电子层。 失电子总是先失最外层电子。 能层与能级 能  层 离核距离 能量高低 符  号 最多电子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 近 → 远 低 → 高 2 L N O P Q 8 32 50 …… K …… M 18 能层与能级P6 1.能层 电子层 2n2 注意:最外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_____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_____电子)。次外层不超过_____,倒数第三层不超过_____。 8个 2个 18个 32个 能层 K L M N O 能级 最多电子数 2.能级(电子亚层)P6 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不同的能级,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梯。 2 2 6 2 6 10 1s 2s 2p 4s 4p 4d 4f 3s 3p 3d 2 6 10 14 5s 5p … 2 6 … 能级符号:ns、np、nd、nf…… 容纳电子 s:2 p:6 d:10 f:14 简并轨道: 1、 3、 5、 7…… 第五能层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个电子?分别容纳在哪些能级中? 各能级最多容纳多少个电子? 第五能层最多可以容纳的电子数: 2×52 = 50 分别容纳在5s、5p、5d、5f、5g五个能级中。 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5s能级 2×1=2 5p能级 2×3=6 5d能级 2×5=10 5f能级 2×7=14 5g能级 2×9=18 总计50个电子。 【思考】 1.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_____,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2.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 处于_____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最低状态 最低能量 基态原子 (稳定) 释放能量 吸收能量 激发态原子(不稳定) 如:Na 1s22s22p63s1 如:Na 1s22s22p63p1 一般遵循构造原理的原子均处于基态,而激发态原子则一般都不遵循构造原理。 基态、激发态相互转化与能量的关系 光(辐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 基态&激发态 原子光谱 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 霓虹灯 激光 都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 烟花 3.原子光谱 不同的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者释放不同频率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为原子光谱。 基态与激发态的关系原子光谱 基态原子 激发态原子 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 发射光谱 吸收光谱 能量较高 能量最低 锂、氦、汞的发射光谱 锂、氦、汞的吸收光谱 特征: 暗背景 亮线 线状不连续 特征: 亮背景 暗线 线状不连续 注意:同种原子的两种光谱是可以互补的 作用: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原子光谱的应用 He 氦 ① 发现新元素 ② 检验元素 不同元素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