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87658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秀峰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78441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江苏省,版含,图片,试题,物理,月考
  • cover
26.小明同学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数盘的钩码,记 录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钩码重力钩码提升高度 拉力 绳端移动的距离机械效率 G/N h/m F/N s/m n 2 0.1 0.9 0.3 74% 2 4 0.1 1.6 0.3 83% 0.1 ① 0.3 ② 密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升高。 (2)观察图中测力计的示数,表格中①处的数值是 ②处的数值约为 (3)小明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到了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 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请你指出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方法 与本实验同理的。 方法一: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 方泌二: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 方法三: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 (4)小明发现绳端移动的距离与钩码提升高度有固定的倍数关系,于是他认为钩码数量一定时,无 论将钩码提升多高,都不影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你认为他的看法是 (正确/错误)的。 27.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杠杆质量分布均匀,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高,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调节,调节平衡后,如图甲所示,在杠杆的左边A处挂四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应在杠杆右端B处挂同样的钩码个。若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0靠近1 6 格,那么杠杆 (选填“左”或“右”)端将会下沉。 (2)实验中小明发现用图乙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在水平位置平衡,但老师建议不宜采用这 种方式,其主要原因为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不方便测量力臂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杠杆受力不平衡 (3)完成实验后小明突发奇想,想利用该杠杆(重心始终位于0点)制作一个可以直接测量质量的 “杆秤”。 ①如图丙所示,以杠杆上的A点为支点,当在C位置挂3个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刚好平衡,则该 杠杆的质量 g。然后小明将C位置的3个钩码取下,挂到右侧作为“秤陀”。 ②为了将该“杆秤”的零刻度线标在A位置处,小明应在图丙C位置处装配一质量为 的吊盘。 ③接着小明在图丁的D位置标记上该“杆秤”能测的最大质量g,并将其它质量数均匀 标记在AD之间的刻度线上,完成“杆秤”的制作。 ④小红用小明制作好的“杆秤”测一物体的质量,不留意只将两个钩码作为“秤砣”来使用,则小 红的测量结果会 (选填“偏小”、“依然准确”或“偏大”)。 (4)小华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将“杆秤”改装成简易的液体密度秤,如图戊所示,将C位置的吊盘 换成等质量且容积足够大的空桶,将右侧的“秤陀”换成一己知质量的物块M,现往空桶内分别注入 密度己知的等体积的不同液体,改变物块M悬挂点的位置,当密度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M悬挂 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下列关于密度秤制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秤的刻度值可均匀标记在AD之间的刻度线上.B.秤的刻度值向右越来越大 C.增大M的质量,秤的量程会增大 D.将支点向A右侧移动1格,秤的量程会增大 28.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彤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 如丧: 次数物重物体上升 测力计测力计上升机械效率 ↑l% N 距离/cm 示数N 距离/cm % 2 10 0.8 30 83.3 1 10 1.5 30 88.9 10 Ga/N 甲 乙 丙 3 6 10 2.2 30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缓慢上升。 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