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627743

浙教版(2023)信息技术 八年级上册 第1课 在线学习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5-18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5018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版,2023,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1课
  • cover
第1课《在线学习》教学设计 【课标内容要求】 本课基于如下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 第四学段(7-9年级),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 通过在线活动,分析互联网应用的特征,认识到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创新价值和潜力。 能够根据学习和交流的需要,使用互联网搜索、遂选、管理并贡献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源,能够创建具有特色的作品。 在“互联网+”情境中,体验在线学习、生活和交流的新模式,合理应用互联网提高学习与生活质量。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浙江教育-出卷网-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互联网应用》第1课。本课主要内容是通过梳理在线学习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归纳在线学习的不同方式及特点。通过对在线学习平台有关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感受互联网给学习方式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本课所在的单元从属“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该模块是《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的起始学习模块,引导学生在小学“信息交流与分享”“信息隐私与安全”“在线学习与生活”模块网络功能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加深对互联网及相关新技术的认识,并初步具备利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计算思维的方法解决学习、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互联网相关知识、原理,增强自觉维护网络安全与秩序的意识和责任感,全面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本模块是后续学习“物联网实践与探索”“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模块的基础,对《高中课程标准》中必修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和选择性必修模块2“网络基础”的学习有奠基作用。 【教学目标】 通过梳理在线学习的演变过程,能归纳在线学习的不同方式及特点。 通过对在线学习平台有关数据的分析,感受互联网给学习方式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通过体验在线学习新模式,能发现并逐步提炼互联网创新应用中的网络特性,更从容地面对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新应用和新发展,从而利用数字资源和工具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在线学习的演变过程以及在线学习的不同方式及特点 难点:依据个人学习需求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理由:不同的学习内容,需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面对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能否依据个人学习需求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难题,也是本课难点。 【核心素养指向】 本课的核心素养指向主要表现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主要体现在能根据学习需要,利用互联网基础设施,灵活运用搜索引擎搜索所需学习资源,探究信息科技支持学习的新方法、新模式,借助信息科技提高学习效率。具备在互联网上交流、共享、贡献有价值的信息,掌握多种数字化学习工具,利用工具获取、评价、加工、处理、管理学习资源的能力。例如本课中,通过体验各种不同在线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归纳在线学习的不同方式及特点,面对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能依据个人学习需求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等。 信息社会责任体现在信息社会责任体现在搜索、获取、使用、传播信息时注重对原作者知识产权的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合法引用他人作品;能根据学习或生活需求表达信息需求护,评估信息来源,有效辨别信息真伪和时效性;在使用互联网时,能利用用户标识、密码和身份验证等措施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具有自觉维护网络安全与秩序的意识和责任感,维持信息社会生态健康的意识,能做到绿色上网,合理控制与平衡上网时间。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应该认识到网络在社会应用中的优势及其局限性,在运用各种网上学习平台开展学习活动时,能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规范,负责任地共享学习信息和资源,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在享受网络带给人类便利的同时,关注网络安全。 【学情分析】 本学段,八年级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在线学习已经有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