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30943

1.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同步练习 (有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13829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必修,选择性,2019,北师大,生物学
  • cover
1.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是鹰对不同种群数量的鸽群发起攻击的成功率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图说明捕食者数量会随着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B.此图说明鹰的攻击成功率与鸽的种群数量呈负相关 C.此图可反映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D.此图反映出生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2.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问题的是( ) A.一片草地的范围和边界 B.扬子鳄在河流中的生态位 C.呼伦贝尔草原中的优势种 D.大兴安岭森林中驯鹿的出生率 3.黄鼠种群密度过大时会爆发X细菌瘟疫,进而导致死亡率达七成。后有人将黄鼠带上了Y岛,最终导致Y岛上土著灰鼠被黄鼠传染X瘟疫而灭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鼠和灰鼠的共同天敌是X B.黄鼠在Y岛属于外来入侵种 C.X帮助黄鼠消灭了灰鼠,黄鼠帮助X传播到新的寄主,二者是种间互利 D.灰鼠被传染X而灭绝,所以灰鼠和X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4.二化螟和褐飞虱是常见的水稻害虫,已有研究表明,水稻植株单独感染二化螟后,氨基酸含量增加,油菜甾醇等有毒物质减少,有利褐飞虱的生长发育,而蛋白酶抑制剂增加,抑制二化螟生长发育;但同时感染二化螟和褐飞虱的水稻,蛋白酶抑制剂含量明显降低。研究人员将雌性二化螟投放到含有不同感染情况的水稻田中,统计不同感染情况水稻植株上二化螟卵的数量,结果如下图。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A.二化螟之间是否存在种内竞争 B.二化螟和褐飞虱之间是否存在种间竞争 C.水稻与两种害虫之间是否发生信息交流 D.二化螟是否能主动利用与褐飞虱的互利关系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然界的种群数量总是处于不断变动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种群的数量出现季节性变化的环境因素是水分 B.植物种群的变化不会影响当地的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C.原野上野兔的种群数量会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出现波动 D.草原上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6.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下图所示的模型。下列关于该图所示二者数量变化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捕食者, 乙为被捕食者 B.捕食者种群数量和猎物种群数量总是此消彼长 C.若捕食者种群数量过小,则不足以制约猎物种群的增长 D.若该捕食者种群有多种猎物或该猎物种群有多种捕食者,则二者数量变化仍然符合该模型 7.集团内捕食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其中一种天敌还捕食另一种天敌。某生态系统中瓢虫、短翅蚜小蜂与蚜虫三者之间存在集团内捕食现象,其中瓢虫、短翅蚜小蜂都是蚜虫的天敌,短翅蚜小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瓢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三营养级 B.若移走短翅蚜小蜂,瓢虫的数量可能会增加 C.瓢虫与短翅蚜小蜂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和捕食关系 D.瓢虫、短翅蚜小蜂和蚜虫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8.请判断下列有关下图所示的三种曲线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图①中两种生物相互影响,协同进化 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害 D.图③中两种生物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弱到强 9.菟丝子的根已退化,叶片退化为鳞片状,茎缠绕于植物的茎部,以吸器与寄主的维管束系统 相连结,不仅吸收寄主的养分和水分,还造成寄主输导组织的机械性障碍。下列各类生物之 间的种间关系与菟丝子和所缠绕的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相同的是( ) A.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B.红尾鸽和鹞均捕食飞虫 C.根瘤菌和大豆 D.非洲狮猎取羚羊 10.褐飞虱和二化螟均为水稻害虫,前者以水稻茎秆纤维为食,后者吸取茎秆汁液为食。为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