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652669

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课件《苏木地伟》(共18张PPT内嵌音频)

日期:2025-04-0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142907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课件,苏木地伟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西南情韵 苏木地伟 “子莫格尼” “吉祥如意 彝语问好语 彝族服饰 彝族支系繁多,居住分散,自然环境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服饰在质地、款式、纹式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大体可根据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个彝族聚居区分为六大类型。 凉山彝族民居为“瓦板房”;贵州和云南北部及中部是“土掌房”、“方型碉楼”、“垛木房”和“厦片房”;广西和云南东部则是“干栏式”住宅。 彝族建筑 彝族村寨一般聚族而居,多坐落在依山傍水、向阳避风、树木茂盛、土地肥沃、地形开阔、有利于耕牧和军事防御的山坡上。在高山多散居,半山和河谷地带多聚居。一个血缘家支聚居在一起,形成自然村落,小则几户,多则几十户,血缘较近的各支分散相邻。 彝族饮食 彝族的主食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 副食型食物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调料类、饮料类。 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待客需杀牲,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 豆类多为黄豆、胡豆、碗豆等,黄豆的一种食法彝族称为“都拉巴”,即将黄豆磨成浆,连糟加酸菜煮吃。 饮料类主要为酒,彝族待客以酒为主,彝族谚语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宰羊不成席”,说明对酒的重视。 凉山彝族喜吸兰花烟,其它地区彝族喜吸叶子烟。 彝族年 火把节 祭龙节 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彝语称“库施”。各地过年时间不一,一般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选吉日过年。 为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早上,人们要杀牲祭祖;晚上,要举着火把在庄稼地中转游,意为烧死害虫,祈求庄稼丰收。 云南石屏、元阳、巍山一带的彝族每年要过两次祭龙节,第一次在夏历二月第一个属龙日,第二次在秋收前,称“赔龙”,意为感谢龙王爷的雨露之恩 彝族的婚礼 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如泼水、抹黑脸、哭嫁、新娘婚前禁食、婚后“坐家”等。彝族男女婚前要举行订婚仪式,订婚时要先取吉兆合婚,男女双方各杀一头猪,取胆、胰观看,以胆色澄黄、胰大直肥为吉,若胰脏卷曲则为凶,表示不能相配。婚期根据双方出生年月的属相选定,一般都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以后到次年二月这段秋收后的黄金季节举行,最佳日子是在有六颗星与月亮成一平行线的时候,彝族称为“他波”。最佳婚龄是17、19岁。女子如果过了17岁还未出嫁,则要再举行一次成年礼。 彝族丧葬 大部分地区彝族实行土葬,凉山彝族实行火葬,葬后,就地挖土、石盖严,或将骨灰装入袋,用马驮藏于岩穴。 此后,要为死者举行“安灵”仪式,用一寸左右的竹子,外包白羊毛,缠红线,装进长五寸、挖有槽的木棒内,再用麻皮缠,削尖木棒两端,挂在一块竹篾笆上,灵牌便做成了,彝语称为“马都”。 “马都”置于室内梁下上方神位上。 父母的“马都”一般供奉在幼子家中,逢年过节,家人都要祭献酒肉,以表示对死者的精神寄托。 待父母双亡三年以后,要择日举行隆重的送灵仪式,将“马都”送至人迹罕到的山洞安放。 滇、黔、桂地区的彝族受汉族葬俗影响较大,多实行土葬 。 速度:中速 情绪:热情地 请你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速度和情绪如何。 初次聆听 歌词纯朴简洁,生活气息浓郁,表现了彝族人民以酒待客和热情友好的传统习俗。 歌曲唱到了什么?体现了什么? 再次聆听 民间喜庆节日饮酒时所唱的歌,主要流传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且多为即兴编唱,演唱形式多样。 说一说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那两个乐句旋律相似? 唱一唱 苏木地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