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58301

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含解析) 测试卷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6687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2023-2024,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
  • cover
专题1《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除杂方法合理的是 A.除N2中的NO2:水,洗气 B.除C2H5OH中的H2O:生石灰,分液 C.除HCl中的Cl2:饱和食盐水,洗气 D.除C2H5Br中的Br2:NaHSO3溶液,分液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仪器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乙二醇、丙三醇在元素分析仪中显示信号相同 B.CH3(CH2)2COO(CH2)2CH3在稀硫酸作用下的两种水解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信号相同 C.1-丙醇用灼热氧化铜处理的有机产物和丙酸用氢气处理的有机产物的红外光谱信号相同 D.苯甲醛与溴水反应的有机产物和甲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有机产物的质谱信号相同 3.某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符合该要求的有机物中氢原子个数最少为(  ) A.2 B.4 C.6 D.10 4.环己醇(沸点161.0℃)可在浓磷酸催化下脱水制备环己烯(沸点83.0℃),实验过程如下:将一定量的环己醇和浓磷酸混合加热蒸馏,收集85℃以下的蒸出液。蒸出液中加入使水层饱和,然后加入少量溶液,分液,向有机相加适量无水干燥、过滤、加热蒸馏,收集82~84℃的馏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本实验可用硫酸代替磷酸作催化剂,但使用硫酸时常常产生黑色物质 B.加入的目的是降低环己烯的溶解度,增加水层密度使有机层易于分离 C.分液时,打开活塞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第一次蒸馏中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可以使反应更完全、提高转化率 5.某气态有机物X含C、H、O三种元素,已知下列条件,现欲确定X的分子式,至少需要的条件是 ①X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②X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③X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④X的相对分子质量⑤X的质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6.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 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C.一定只含有甲烷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7.下列关于组成表示为CxHy的烷、烯、炔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 x≤4时,常温常压下均为气体 B.y一定是偶数 C.分别完全燃烧1mol,耗 O2为 (x+y/4)mol D.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120℃时测得的压强一定比燃烧前大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乙烷和3-己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过滤、干燥、蒸馏 9.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10.A、B两种有机物都属于烃类,都含有6个氢原子,它们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A.A是,B是 B.A是,B是 C.A是,B是 D.A是,B是 11.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醇(乙酸) Na2CO3溶液 分液 B 酒精(水) 生石灰 蒸馏 C 乙烷(乙烯)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D 环己烷(溴) CCl4 萃取 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及操作 A 验证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 向苯与浓溴水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将产生的气体先通入足量四氯化碳洗气,再通入AgNO3溶液中。 B 测定样品FeC2O4(含少量FeSO4杂质)含量 取质量为mg的样品配制溶液后,用已知浓度高锰酸钾滴定,记录用量V1;适量还原剂还原Fe3+后,过滤并酸化滤液,高锰酸钾二次滴定用量V2计算可得含量。 C 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 将苯甲酸在较高温度下配成饱和溶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趁热过滤,静置,冰水中冷却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