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国民经济的基———农业随堂练习-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如下图),完成1-2题。 1.今天(4月2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 A.a到b之间 B.b到c之间 C.c到d之间 D.d到e之间 2.今天(4月25日)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新加坡大雪纷飞 B.华北平原的农民忙于播种小麦 C.长沙昼长夜短 D.北京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达一年中最短 3.山东寿光是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多种植生长周期短的蔬菜。温室、大棚等通过调节温度、湿度等植物生长条件,突破了植物生长的季节和地域限制。温室大棚的成功是农业科技的进步,下列属于农业科技服务的是( ) ①开通气象服务,及时提供气象信息②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 ③利用大型机械,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④科学育种,提供优质粮食作物种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西北牧区居民常常食用的食品有 ( ) A.水果蔬菜 B.牛羊肉和乳制品 C.鱼类和稻米 D.面食和猪肉 5.下列农作物,主要产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是( ) A.小麦、大豆、甜菜 B.水稻、油菜、甘蔗 C.花生、小麦、甘蔗 D.水稻、甜菜、油菜 6.由于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很大,其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所以我国的农业具有典型的分布特点是( ) A.南稻北麦 B.北甘南蔗 C.东牧西耕 D.北甜南咸 7.东北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 A.小麦、棉花、哈密瓜 B.小麦、油菜、花生 C.小麦、玉米、谷子 D.甘蔗、油菜、大豆 8.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热条件的差异 B.受生产方式的影响 C.受降水等气候条件的影响 D.受生活习惯的影响 我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生产不稳定、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应当会有五种形态:一是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二是现代设施园艺业(种植蔬菜、少量水果、个别花卉等);三是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业(猪禽牛羊、水产养殖等);四是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种植香菇、茶叶、药材等);五是休闲观光农业(传承农耕文化)。结合材料,完成9-10题。 9.未来农业发展形态中,属于畜牧业的是( ) A.现代化、集约化的养殖业 B.现代设施园艺业 C.大田种植业 D.休闲观光农业 10.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未来农业形态与分布地区搭配不合理的是( ) A.休闲观光农业———交通便利的农村 B.现代设施园艺业———大城市的郊区 C.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山地、丘陵地区 D.规模化的大田种植业———丘陵、高原地区 11.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不但大量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而且还是我国的甜菜种植基地,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 A.黑龙江 B.湖北 C.西藏 D.广东 .读“中国东部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12-13题. 12.①所在地区的粮食生产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二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13.②所在地区的粮食生产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二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二、判断题 14.甘蔗是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 ) 15.近年来,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6.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南北差异明显。( ) 17.台湾省、福建省和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 ( ) 18.我国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三、填空题 19.安徽省人口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建设中引江济淮工程既可以向淮河流域调水,缓解淮河流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