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首先从观察生活现象和活动体验入手,认识生活中导体和绝缘体; 2.并会进行简单检测。说出它们额用途。 3.知道用电安全。 4.通过实验探究科学道理,最后回归生活,充分体现了“科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并学会检测。 充分体现了“科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理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谈话:这是一个施工现场,一位工人叔叔正在施工,突然一根电线掉落在他的身上,工人叔叔触电倒地,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方法帮助他脱离险境呢?根据学生的回答,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可以直接用手把他拉开吗?为什么? (2)可以用像棍子一类的工具把电线挑开,用什么样的棍子?(木棍?铁棍?竹棍?)为什么? (3)可以用湿木棍去挑电线吗?为什么?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能够导电?哪些物体不能导电?谈话: 看来同学们对物体的导电性已经有了一些认识,知道有些物体能够导电,有些物体不能导电,有些物体还说不清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底哪些物体能够导电?哪些物体不能导电?我们今天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 探究新知,建构概念 1.预测物体的导电性,了解前概念谈话:出示材料。这些材料需要我们先进行观察再预测,把预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我们该如何进行记录呢?实验记录表,讲解如何记录。 谈话:请拿出材料,它们是铜丝,铁丝,铝丝,木棍,塑料棒,橡皮筋,请各小组观察,分别预测它们是否导电,把预测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学生分小组观察、预测、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预测。 学生预测时,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的实验记录表上记录。第一小组预测后,后面汇报的小组只说与前一个小组不同的,对有争议的预测标记“?”,表示存疑。 2.指导检测方法,促进思维发展谈话:同学们对这些材料的导电性进行了预测,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可以怎么办?(学生可能回答做检测)怎么检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组成简单电路来进行检测。 给出安全警告:我们必须注意安全用电!研究有关电的问题,只能用电池来做实验。用家里插座上的电做实验非常危险,千万不要去尝试! 组织学生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质疑、辨析。 谈话:(出示一个简易电路检测器)检测材料的导电性需要检测仪器,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简易电路检测器。像这样,把一个简单电路拆开,在导线的一端各连接一个金属接触头。教师播放视频介绍检测方法。学生看完视频后,归纳呈现检测方法: A.将“简易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接触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B.用两个金属接触头分别接触材料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C.每项检测重复一次,确认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 D.养成良好习惯,把检测过的材料分类放在盘子里。 3.实验检测物体导电性,验证结果谈话:同学们熟悉了检测方法后,请各小组对预测的物体进行检测,做好记录。 学生分小组检测,教师巡回指导。组织学生汇报检测结果。学生汇报时,呈现已经保存的预测时的实验记录表,教师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实验结果。第一小组汇报后,后面汇报的小组只说与前一个小组不同的。对有争议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质疑、辨析。 4.建构导体和绝缘体概念引导学生把检测结果与预测进行比较,如果有不一致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原因 。建构概念:人们通常把容易导电的材料叫导体,把极不容易导电的材料叫绝缘体。(板书课题,并将此概念板书贴在黑板上。) 5.概念延伸,拓展思维 (1)湿木头是导体吗?提问:我们刚才检测的木头是干木头,如果木头是湿的,它能导电吗?教师做演示实验,证明湿木头是导体。谈话:在课的开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