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91189

2024版新教材高中历史四西汉与东汉__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时作业(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3619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历史,2024版,纲要,中外,必修,编版
  • cover
课时作业(四)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安车是西汉时期一种坐乘车,常驾四匹马。西汉初期,社会残破,为皇帝套马拉车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但到汉武帝时期,马匹遍布街巷。与这一政策的推行有关的是(  ) A.与民休息B.盐铁官营 C.均输平准D.郡国并行 2.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西汉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反映了这一主张(  ) A.削夺列侯的爵位B.削夺王国的封地 C.颁布“推恩令”D.九卿有事,上报中朝 3.公元前115年,桑弘羊提出“均输”方案,规定:凡各地应贡物品,一律改折为当地出产的物品抵充,然后将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后来,西汉政府又于京师设平准机构,贱时买进物资,贵时卖出。上述措施(  ) A.加重了农民赋税负担 B.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C.消除了各地经济差异 D.旨在限制商业发展 4.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这一措施(  ) A.改变了抑商政策B.抑制了农业生产 C.加强了中央集权D.实现了国家统一 5.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多次派使节携带大量钱财布帛出使西域。在大宛一带,“以蒲陶(葡萄)为酒……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葡萄)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葡萄)、苜蓿极望”。这一记载反映了(  ) A.葡萄、苜蓿种植已普及 B.政治交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C.西汉社会风俗发生变化 D.丝绸之路此时已经完全形成 6.汉武帝时期,除了设立太学,还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西汉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  ) A.使儒学取得独尊地位 B.彻底改变了原有的选官制度 C.以教授四书五经为主 D.推动了儒学在民间广泛传播 7.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A.侧重口述史料收集B.具有史料考证意识 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8.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 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9.有人指出,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得益于(  ) A.设立中朝、加强皇权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实行察举、选拔官吏D.分设刺史、巡视监察 10.[2023·广东湛江高一调研]下表是吕思勉《秦汉史》的部分目录,从中可以看出东汉后期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第六章 汉末事迹 第十章 后汉衰乱 第一节 元帝宽弛 第一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上) 第二节 成帝荒淫 第五节 灵帝荒淫 第三节 哀帝纵恣 第六节 后汉中叶后外患 第七章 新室始末 第十一章 后汉乱亡 第四节 新莽事四夷 第二节 董卓之乱 第五节 新莽败亡 第四节 东诸侯相攻 A.朋党之争与皇权削弱 B.土地兼并与藩镇割据 C.皇帝无能与戚宦专权 D.党锢之祸与农民起义 11.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的重大改进使纸的产量大为增加。这一改进主要是指(  ) A.便于携带,使用方便B.利用水力,节省人工 C.器械简单,制作容易D.原料易寻,造价低廉 12.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个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