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04583

【新课标新思维】初中历史 第24课时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2024中考一轮总复习(pdf版-共14页)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6次 大小:97339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世界,14页,pdf,复习,一轮,中考
    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列强要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 冲突和矛盾不断加剧,形成了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 战,冲突不断,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示例二:判断:我不同意小红 的观点。理由: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 展不平衡导致各国综合国力发生变化。列强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掀起了瓜分 世界的狂潮,形成了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冲突不 断。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爆发。我们应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第24课时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典例精析】 1.D2.A3.C4.D5.D6.D7.D8.A9.D10.A 11.(1)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2)欧共体;日本;中国; 不结盟运动等。(任答2点即可)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 展。(3)国家利益;综合国力;意识形态;新兴势力的崛起等。(言之有理即可) 【真题突破】 1.C2.D3.A4.D5.B6.A7.A8.D9.B10.C 11.(1)影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有利于 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等。(回答 2点,意思相近、言之有理也可)(2)特点:不平衡和不稳定,充满变数。(回答 “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意思相近也可)成因: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威胁。(意 思相近即可)(3)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思相近即可) ·16第24课时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24课时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整体感知 【时空坐标】 美同建立 北约” 联大通过《消除 冷战 英国亢建成苏联成文 万降会议 不结盟运动 欧共体对女·切形式 联合闲成立 开始 “福利因家 “经万.会 不开 非洲年” 成证. 成立 歧视公约》 1945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1955年 1960年 1961年 1967年 1979年 纳米比 世界贸易 关车表炸判斯拉夫 亚独立 苏咲解体 欧盟成订 组织成立 联盟共和国 关州占领伊拉儿 1990年 1991年 1993年 1995年 1999年 2003年 【课时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 号强国,而社会主义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 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调整统治政策,逐步实现经济复苏。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也遇到不少挫折。与此同时,亚非拉地区的 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影响世 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冷战结束 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仍 然是时代主题,但局部动荡频繁发生,世界依然很不安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 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丰富着人类的社会生活。 考点回眸 考点一冷战 【课标内容】 通过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的建立,认识美苏“冷战” 对峙局面的形成。 1.冷战的发生 (1)含义: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 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美国的霸权主义 ①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 ②美国认为它的制度和观念是最优越的,全世界都应该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 课时设计一新课标新思维 239 中考轮课时教学索 (3)苏联的战略防御 ①二战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