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22031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2《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40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中,下册,齐桓晋文之事,单元,第一,必修
  • cover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齐桓晋文之事》是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地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熟读文本,总体感知全文。 2.疏通文意,弄懂大意,学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3.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 4.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二、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思维发展与提升: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4.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从文中体会学习孟子为政之道,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领会孟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句义; 2.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课前准备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孟子》中的篇章,有了一定的基础,课前自学,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帮助 理解文章。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地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对于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 二、 关于孟子 1. 孟子其人 (课件展示) 2.《孟子》其书 (课件展示) 3. 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人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 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