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26184

高中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活动二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169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词语,高中,活动,解释,积累,语文
  • cover
高中语文 必修上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活动二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汉语词语的基本特点,增强积累词语的意思,能运用多种方法积累词语扩大词汇量。 2.探究一词多义现象,在积累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词语特点及其使用规律的认识,结合语境,理解词义,词语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等,学会通过不同方式辨析词语的细微差别,把握词语的用法,尤其是词语之间的搭配,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的选择和运用词语。 3.通过阅读教材及课外文章不断积累、丰富词语,学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辨析词义的细微差异,把握词语的用法。 活动二: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一、教学目标: 1.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理解古今词义的联系;把握古今词义的区别 2.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 3.理解词义在具体语境中的联系和区别,学会准确运用词语 4. 能理解和正确运用汉语语言,了解汉语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注意用词的准确,更好地表情达意。 教学难点:理解用词的准确、鲜明、生动性,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义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 1、2课时 教学要点 把握词语用法,准确运用词语。 教学过程 一、热身导入 热身一:请学生翻译《桃花源记》。 热身二:通过以上文本的翻译,你认为古今汉语词义是否完全一致 光看字形,现代不用的字只有四个:俨、具、要、语。从字的意义来看,除人名、地名外,真正古今一致的不是很多,大多数的字,意义有所不同。 二、文本研讨 学习活动一:构建思维导图 活动引领: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画出该内容的简单思维导图。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绘制展示。 学习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引领:学生分三个小组, 第一组负责一词多义板块, 第二组负责古今异义板块, 第三组负责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义板块。 先自主收集整理,再分组讨论探究,最后小组长归纳总结,分别派代表展示有关内容,其他组员可作适当补充。课后把结果形成文本和学习心得,分享到班级学习园地里。 第一组:一词多义组 例一:绝 动词,会意。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 本义:把丝弄断。绝,断丝也。(《说文》) 引申义:(1)断,断绝;绝,断也。(《广雅》)以绝秦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横渡;穿越。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②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庄子·逍遥游》) (3)与世隔绝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4)阻断。--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5)极,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消失,没有。--湖中人鸟声俱绝。(张岱《湖心亭看雪》) (7)绝妙。--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例二:信 〈形容词〉会意字,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 本义:真心诚意,诚实,认为可靠的。 ①信,诚也。(《说文》) ②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③信誓旦旦。(《诗·卫风·氓》) ④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⑤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引申义;(1)相信,信任。 ② 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②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史记·苏武传》) ③忌不自信。(《战国策·齐策》) ④笑而不信。(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信不及(不能相信;不敢相信); 不信邪;信得过; 信不信由你; 听其言而信其行等。 (2) 果真,的确。 ①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信知生男恶。(杜甫《兵车行》) ③信造化之尤物。(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放任,随便。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4)守信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