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739529

复习学案-序章 走进科学(无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1次 大小:11540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习学,序章,走进,科学,答案
  • cover
序章 走近科学 复习学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 【填一填】 1、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发 现问题、提 出问题;建立猜想和 假;收 证 据、检 验 假 ;得出结论、作出解 释。 实验四大原则:①单一变 量原则:是指其他因素(无关变量)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实验变量,即自变量),然后观察这个实验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等量原则指保持无关变量不变时使相关变量保持一致) ②对 照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③重 复原则:使用多个样本、进行多次实验,可以排除偶然因素,减小实验误差。 ④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决策活动必须在决策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遵循科学决策的程序,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来进行决策的决策行为准则。 【练一练】 1.某校为了方便学生饮水,在各楼层安装了直饮水机。小明第一次在教学楼使用直饮水机时,观察到机器上显示的温度是100℃,而从水嘴上接水后的杯子却不怎么烫手,为了确定水温到底有多高,他用嘴轻轻地尝了一下,发现水温只比体温稍高。若把这一过程看作是科学究,那么小明“用嘴轻轻地尝了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事实和证据 D.制定探究计划 2.秋天是吃螃蟹的最好季节,我们在购买螃蟹时,往往看蟹壳、肚脐和螫足来挑选优质的螃蟹,这里“看蟹壳、肚脐和螫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得出结论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 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水量过多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 4.如下图一所示,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王飞同学发现蝗虫在休息时,胸腹部总是不停地收缩和舒张,王飞想:蝗虫的呼吸器官难道集中在胸腹部吗。于是,他进行了下列探究: 第一步:在草地上抓了6只生理状况相似的蝗虫,随机平分为甲、乙两组。 第二步:取6支相同规格的试管,装满水,分成两组。 第三步:将甲组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乙组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在水中(如图二所示)。 第四步:观察现象,记录蝗虫死亡的时间。请分析以上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王飞的假设是 。 (2)为什么王飞每组用3只蝗虫进行实验而不是1只 答: 。 (3)王飞实验中所用蝗虫为什么要生理状况相似,试管的规格要相同 答: 。 (4)若发现到 的现象,则可以证明王飞的实验假设成立。 【提升】科学家为了研究链霉素对某些细菌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取两个培养皿盛上适于细菌生存的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在A培养皿的一侧接种链霉菌,在远离链霉菌接种线条一侧的三点上分别接种大肠肝菌、结核杆菌、肺炎链球菌;在B培养皿中不接种链霉菌,其他相同于A培养皿。将A、B培养皿同时放在25°℃的环境中培养,七天后,三种细菌在A、B培养皿中生存情况不相同,结果见图。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说,培养基中必须有有机物,以保证细菌生长的需要 B.产生链霉菌素的链霉菌是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C.在接种前要高温消毒,是为了消除培养皿中原有细菌对实验的影响 D.实验结果表明链霉菌素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弱 【二 长度的测量】(一般只有长度的题目需要估读,其他质量、温度不需要估读) 【填一填】 1、认识刻度尺:①零刻度线 ②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 ③最小刻度值(又叫分 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