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778983

鲁教版八年级初中化学 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0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9823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八年级,初中,化学,期末,综合
  • cover
期末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 得分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空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某同学加热固体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 的(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潮湿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④加热时没有使用陶土网 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4.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污染物:SO2、CO2、NO B.混合物:食盐水、空气、自来水 C.单质:氢气、氮气、金刚石 D.氧化物:水、氧化铜、四氧化三铁 5.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18O9)是中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为354 g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9 D.绿原酸分子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9个氧原子构成 6.“人造空气”含有70%的氮气,20%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等。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可以制电光源 B.“人造空气”中氮气含量比空气中少 C.蜡烛能在“人造空气”中燃烧 D.利用红磷燃烧,可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D.在房间里放盆石灰水防止煤气中毒 8.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小荷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①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②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粒子一定是氖原子 ③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④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异味 ⑤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不同 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 ⑦一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一定只有一种化合价 A.①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④⑥ 9.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9题图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从该过程可看出化学反应经历了原子重新组合 10.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 A.CO2 B.ClO2 C.SO2 D.NO2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10分) 11.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提示:食品脱氧剂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食品脱氧剂的作用是消耗玻璃管中的氧气 C.最终玻璃管中水滴降至约1刻度线处 D.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小 1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物质只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就可以燃烧 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13.天平调节平衡后,将药品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