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9589

2015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教你另外一种复习方式 我来命题之(一)课件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8745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复习,2015,我来,命题,一种,方式
  • cover
课件21张PPT。一、我来命题(一)我来命制文言翻译题 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文意理解和文句翻译进行考查。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请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依据考纲说明从每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选出两句作为翻译题考查,并给出正确译文和评分标准。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出题。 刘翊字子相,颍川颍阴人也。家世丰产,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曾行于汝南界中,有陈国张季礼远赴师丧,遇寒冰车毁,顿滞道路。翊见而谓曰:“君慎终赴义,行宜速迭。”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自策马而去。季礼意其子相也,后故到颍阴,还所假乘。翊闭门辞行,不与相见。常守志卧疾,不屈聘命。河南种拂临郡,引为功曹,翊以拂名公之子,乃为起焉。拂以其择时而仕,甚敬任之。阳翟黄纲恃程夫人权力,求占山泽以自营植。拂召翊问曰:“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翊曰:“名山大泽不以封,盖为民也。明府听之,则被佞倖之名也。若以此获祸,贵子申甫,则自以不孤也。”拂从翊言,遂不与之。乃举翊为孝廉,不就。 后黄巾贼起,郡县饥荒,翊救给乏绝,资其食者数百人。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献帝迁都西京,翊举上计掾。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翊散所握珍玩,唯余车马,自载东归。出关数百里,见士大夫病亡道次,翊以马易棺,脱衣敛之。又逢知故困馁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觿人止之,翊曰:“视没不救,非志士也。”遂俱饿死。 (选自《后汉书·刘翊传》)请依据以上材料命制两道翻译题。 (1)_____ 。(5分) (2)_____。(5分) 参考示例: (1)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 (5分) 正确译文:程夫人的权势很大,她在皇帝的身边,不满足他们家就恐怕被他们怨恨,答应了他们家就是侵夺百姓的利益,怎么办呢? 评分标准:译出大意给2分;“见怨”“与”“奈何”之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又逢知故困馁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5分) 正确译文:又遇到以前认识的一个人在路上窘困饥饿,刘翊不忍心丢下他,便将驾车的牛又杀了,用来解除这人的困乏。 评分标准:译出大意给2分;“知故”“困馁”“委”之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参考译文】 刘翊,字子相,是颍川颍阴人。家中世代产业丰足,经常救济他人而不愿他人报答。刘翊有一次在汝南旅行,陈国有位叫张季礼的人要到远方赶赴老师的丧礼,不料遇上寒冰,车子坏了,所以停滞在道路上。刘翊见到后说:“你千万要去参加丧礼,马上启程尽早到达。”立即下车,将自己的车子给了张季礼,而且没有说自己的名字,骑上马便走了。张季礼猜想他可能就是传闻中重徳重义的刘翊,事后他专程来到颍阴,想要将车子还给刘翊。刘翊知道后关上门,让人说自己出去了,不同张季礼相见。刘翊坚守自己的志向,称病卧床,不屈意接受朝廷的任命。河南种拂到颍阴任职,举荐为功曹,刘翊认为种拂是名公的儿子,接受了举荐。种拂清楚刘翊择时而出仕,非常地敬重他。阳翟黄纲倚仗程夫人的势力,想要把山泽占为己有。种拂召见刘翊,向他询问:“程夫人的权势很大,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