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1669

《乡下人》教学设计+课件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30439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乡下人,教学设计,课件
    21 乡下人家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 用朴实而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幅幅乡村风景画面:房前的瓜架,屋后的竹子,门前空地上的花等,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作者还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里,便唱起歌来,都体现了作者喜爱乡村生活的感情。 教学中可运用三年级训练的“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体会想象课文每段内容描写的画面,再抓住最后一段话,交流自己对乡下生活哪处风景最感兴趣。“阅读链接”《在天睛了的时候》描写了雨后天晴的乡间小径,可以读读背背,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 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5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5.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学情分析: 学生基本都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生活并不陌生,但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可以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 的方式展开教学。本文语言朴实生动,清新秀美,教学是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绘声绘色的读,这一方面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教学重、难点: 感受乡下人家诗情画意的生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一、音乐情景导入: 1、【多媒体播放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学生随着音乐节奏拍掌。听过这首歌吧,这首歌叫《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今天我们就踏上乡间小路,哼着乡间小曲,嗅着乡间花香,跟随作家陈醉云一起走进乡村的生活,一起领略它那独特的美。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乡下人家》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 【设计意图】启迪思维,使学生发现美。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美就在我们身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用歌声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 二、自学生字,练习朗读: 1.出示“自学指导”: ⑴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⑵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2.检查自学成效: ⑴出示有生字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朗读: ⑵指导书写,你觉得这些生字中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师板演:率 巢 ⑶分段朗读全文,提出不明白的词语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的朗读训练,以读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小声地读课文,遇到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想乡下人家的生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说一说乡下人家的生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初步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乡下人家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 2.交流朗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3.朗读最后一段,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 ⑴朗读最后一段,一边读一边想:“独特”和“迷人”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⑵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