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21222

【核心素养目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氓》《 离骚节选》夯基提能作业(含答案)+课件(共149张PPT)(2份打包)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60075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提能,2份,PPT,149张,课件,答案
    第一单元 1.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C.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D.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亦已焉哉    ②子亦有不利焉 B.①怨灵修之浩荡兮 ②鸷鸟之不群兮 C.①屈心而抑志兮 ②忍尤而攘诟 D.①静言思之 ②今我来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秋以为期  B.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三岁食贫 D.我心伤悲 4.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謇朝谇而夕替  B.步余马于兰皋兮 C.不吾知其亦已兮 D.高余冠之岌岌兮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用“斑鸠”来作比,劝告女子不要迷恋爱情的两句是 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因走投无路而烦闷失意的句子是 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有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诗人当仁不让,自荐充当楚国政治的引路人)的句子是 ___,____! 6.请对下面一段话中的画线部分进行改写。要求:以“儒家学者”为主要陈述对象,可调整语序,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诗经》一开始没有被赋予儒家经典的意义,人们还习惯地称它为“诗三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本来面目逐步被儒家学者掩盖,它被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被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 7.下面是某同学的作文片段,其中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受刑,世传《史记》。可见,人们只有身处逆境,才会燃起改变现状的渴望;而当他有了美好的愿望,自然就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相反,充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必然会使人们丧失前行的动力。 ①身处逆境,未必就会燃起改变现状的渴望。 ②_____。 ③_____。 二、古代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国风·邶风·绿衣①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②,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注】 ①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诗,诗中的“古人”就是指亡妻,②絺(chī):细葛布,绤(xì):粗葛布。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运用了《诗经》中常使用的“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古人”深深的情思。 B.诗歌采用四字句,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表达情感时反复咏唱,缠绵悱恻。 C.“我”看着衣服上的一针一线,感到每一针都反映着妻子对“我”的关心。 D.这是一首悼念诗,描写细腻,情感丰富,构思巧妙,层层生发,十分感人。 9.诗的第四章“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有何含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自 述 陆 游 古井无由浪,浮云一扫空。 诗书修孔业,场圃嗣豳风①。 惧在饥寒外,忧形寤寐中。 吾年虽日逝,犹冀有新功。 【注】 ①豳(bīn)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多描写潮地的农家生活。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借写古井无法涌起波浪,形象地写出作者内心平静、不受外界影响的状况。 B.天上浮云飘忽不定,“一扫空”说明作者已把“浮云”般无意义的东西看淡了。 C.第二联引用“豳风”典故,一是反映农事,二是诗作欲继承《诗经》国风传统。 D.第三联中“惧”字,写出诗人当时生活窘迫,又饥又寒的物质状况让他时常担心。 11.结合全诗,分析“有新功”的含意。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屈 祠 [唐]汪遵 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