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826498

专题6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蛋白质 测试卷(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5-1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6829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解析,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化学
  • cover
一、单选题 1.新冠病毒(如图)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核酸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的单体由戊糖、磷酸基和含氮碱基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和核酸均是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中含C、H、O、N 等元素 C.戊糖( C5H10O5)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 D.NaClO溶液用作消毒剂,是因为NaClO能使病毒蛋白变性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只存在于动物体内 B.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淀粉、油脂、α-氨基酸都能水解 D.油脂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高分子材料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防护服要用到有机高分子材料 B.天然橡胶可作医用无菌橡胶手套的原料 C.制造N95口罩的聚丙烯树脂中不含碳碳双键 D.防控新冠病毒所用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4.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是一种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2倍 B.向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不发生银镜反应 C.向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进行水浴加热,观察不到有银镜生成 D.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蔗糖变黑 5.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其中 NaClO 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B.2014 年德美科学家开发超分辨荧光显微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步入了纳米时代。利用此类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活细胞内蛋白质等大分子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6.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的排放 B.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使用后必须进行集中处理 C.泡腾片和75%的乙醇溶液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D.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做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7.对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因此它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并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B.制取聚乙烯、聚氯乙烯和酚醛树脂的反应类型都是加聚反应 C.棉花、羊毛、蚕丝和麻都是天然纤维 D.合成橡胶属于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8.茚地那韦被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画出其空间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茚地那韦属于芳香烃 B.虚线框内的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C.茚地那韦的分子式为C34H40O4N5 D.茚地那韦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最终可生成三种有机物 9.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自然固氮 B.纯碱除油污 C.海水提溴 D.电解精炼铜 10.下列各项实验操作得出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冷却后向溶液中滴加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有砖红色沉淀 蔗糖水解产物中含有醛基 B 将过量铁粉加入浓硝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最终呈无色 浓硝酸具有氧化性,将铁氧化成Fe2+ C 将足量SO2通入Na2CO3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先通入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Ka1(H2SO3)>Ka1(H2CO3) D 向Cu(OH)2固体中分别滴加盐酸和氨水;向Al(OH)3固体中分别滴加盐酸和烧碱溶液 固体均溶解 Cu(OH)2和Al(OH)3均为两性氢氧化物 A.A B.B C.C D.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鸡蛋清中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或福尔马林,蛋白质的性质均发生改变并凝聚 B.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上层析出甘油 C.氨基酸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较多,分子中都含有和 D.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水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