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37711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24863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2023-2024,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江城子·乙卵正月二十日夜记婪 明周夜短松网 不 思 量 ; 自 难 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 生 满 面 , 鬓 如 霜 。 夜 来 幽 梦 忽運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 顾 无 言 惟 有 泪 千 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一位豪情万丈的词人 一个柔情似水的女子 一段刻骨铭心的相思 一曲肝肠寸断的悼歌 江城子 十 年 生 死 两 芒 茫 【学习目标】 1.诵读作品,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词作内容, 学习词作表现手法。 2.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感受悼亡词的真挚。 3.鉴赏词作中表现出的情感美、艺术美。 【作者简介】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干古,峨眉共比高。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苏轼 (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 文艺全才: 散文———欧苏(欧阳修) 诗歌———苏黄(黄庭坚) 词 ———苏辛(辛弃疾) 书法 — —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 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背景介绍】 公元1055年, 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 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 一对新人 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 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 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7岁时就因病去世 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 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亡词(以词悼 亡是作者首创)。此时诗人40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 就是这一年。 【诗歌题材———悼亡诗】 悼亡诗, 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 西晋文学家潘安,美姿容。据说驾车走在路上,女人们无不为之倾倒, “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掷果盈车。但是,他和妻子情深意笃。二十四岁 结婚,五十岁妻子不幸死亡,夫妇和睦相随二十六载。潘安悲痛之极,为她服 丧一年,期满赴任作《悼亡诗三首》。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睹物思 人,抚衿长叹,徘徊墓前,不忍离去,最后“挥涕强就车”,“路极悲有余”。 诗中所流露的真挚、自然、深沉的夫妻之情,颇为后人赞赏,此诗广泛流传。 此后,《悼亡诗》便成为丈夫哀悼亡妻的专用诗题。 唐·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宋·陆游《沈园》: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诗歌题材———悼亡诗】 [ 宋 ]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 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 处,明月夜,短松冈。 【词作朗读】 感情基调: 沉痛凄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 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干行。料得年年肠断 处,明月夜,短松冈。 【品读鉴赏】 本词题目为“记梦”,整篇词都在描写梦中的情景吗 梦中 梦后 梦境 现实 虚实结合 梦前 现实 【虚实结合】 诗歌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借助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以虚衬实)。 2.已逝之景之境。 是作者曾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